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025500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莆农综〔2025〕87号
来源: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07-22 19:11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胡晓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建议》(第20255004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以《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技术导则为指引,科学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做好与上位国土空间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衔接,优化村庄空间布局,避免千村一面。坚持开门编规划,充分保障村民对村庄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村庄规划在获批前要充分入户调查(调查率30%~50%),召开村民代表会、乡贤代表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批后采取“上墙、上网”等多种方式公开公告,加强村民监督。村民通过福建阳光规划系统、县(区、管委会)人民政府网上、村委会公示栏等多方面、多途径参与和知晓村庄规划编制全过程。

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推进农村建设品质提升行动,2024年实施26项重点任务、33个任务指标,完成投资15.5亿元,投资完成率133.94%。持续推进木兰溪流域7个乡村振兴重点片区建设,相关做法得到省委领导肯定,并作为全省优秀案例推广。7个乡镇、84个村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对象,全市绿盈乡村占比94.27%。落实乡村建设导则2024版,因村施策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钟山镇、西苑乡、东峤镇获评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西天尾镇下垞村、白塘镇双福村获评省级“金牌旅游村”。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危桥改造工作任务,打造“五个美丽”建设点3000多个。

三、聚焦产业兴旺,推动农业增效益。依托一张图创新打造“和美莆田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一村一档精准画像、一村一策靶向发力、服务机制协同高效,破解乡村资源闲置、决策不精、要素制约、协同低效等难题,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集体经济增收。2024年我市一产增加值比增3.4%,居全省第5位,比2023年前进3位;全球首座漂浮式风渔融合平台投产、全省首个百兆级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2024年以来,猪肚菇列入国家级技术标准、入围联合国粮农组织支持的中国生态低碳大食物系统项目区、仙游甜柿列入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天桂桂圆入围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新增有机农产品2个等国家级荣誉实现零的突破。2024国家级龙头企业去年无新增,今年增加1家(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总数达4家);国家产业强镇去年增加1个(南日镇),今年再增加1个(黄石镇,总数达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去年增加8个,今年再增加1个(现总数达21个);绿色食品去年增加33个,今年再增加3个(现总数达115个),农业品牌实现量的猛增、质的提升。

四、注重集约节约,强化土地要素保障。一是强化农村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工作,积极支持乡村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民生项目用地和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用地报批。去年以来,已审批6个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批次,总面积11.89亩。二是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整治、增减挂钩等手段,唤醒“沉睡”土地资产。目前,已成功出让了北高镇福岭村原福岭小学地块和北高镇埕前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地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三是提倡建设用地复合利用。鼓励农业生产、村庄建设等用地兼容使用、复合利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教育、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等产业,拓展土地使用功能,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领导署名:郑文炉

人:林  

联系电话:2250886/15160464838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