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 第2025200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来源: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2025-07-28 17:40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王伟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发展莆田数字经济的建议》(20252005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持续提升数字基础设施

  我市连续三年实施5G战略领先攻坚行动,超前布局信息基础设施,全省率先制定、实施市域5G专项规划。千兆城市关键指标全面超越,家庭千兆光纤覆盖率达272%,10G-PON端口占比、万人5G基站数、5G用户占比三项指标实现突破。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526个5G基站建设、占年计划的79%,超序时进度29个百分点;完成千兆宽带1696个端口建设、占年计划的56%,超序时进度6个百分点。莆田高新区智慧园区万兆园区试点入选工信部万兆光网试点名单。持续推动全市已建、新建和续建的信息化项目中涉及的位置设备数据统一接入北斗时空数据底座,在交通运输、海上安全、应急管理、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开展产业融合应用,已形成应急调度、智慧园区、两客一危等21个应用场景。

  二、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2023年我市出台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引导、培育出一批“智改数转”示范标杆企业和优秀场景。百威雪津5G+机器狗智能巡检入选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双驰柔性智能工厂荣获“数字中国谱新篇”优秀案例,威诺、中电、双弛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华峰华锦5G智慧工厂、“智鞋起源,织造未来”鑫祥5G智慧工厂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2024年围绕数字化转型新谋划实施81个重点项目,新推动72家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启动鞋业智能成型生产线、鞋业智能生产协同系统、纺织鞋服智能质检系统等关键场景“揭榜挂帅”项目10个。在全市发布科技申报指南,支持鞋服、工艺美术、食品等传统产业开展数字化提升、智能化改造,通过科技项目带动,解决传统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关键技术,同时鼓励传统制造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共资助科技经费360万元。在国家、省级科技项目方面,推荐莆田市数字集团有限公司的文旅数字化提升项目,获省财政支持100万元,推荐安特微电子、荣兴机械、威诺数控等数字化提升项目列入省区域重点项目,科技经费资助300万元。同时,持续落实“一产业链一研究院”建设,推动新型功能材料、鞋产业科技创新、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以研究院为平台集体攻关解决传统产业的数字化难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余项。

  三、持续培育数字经济新兴产业

  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出台了《莆田市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行动方案(2023-2025)》,通过深入企业走访、宣传、沟通、辅导等形式,建立高企培育库,截止目前全市共有43家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企业,39家数字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数字经济领军企业,豆讯科技、物泊科技、硕合才储、福联集成电路、依吨多层电路、数字集团等13家企业入选2024年度省级独角兽、未来独角兽、瞪羚企业名单。加快推广北斗应用,北斗时空数据底座等四大北斗综合应用完成国家验收,已接入超16万台套设备,日接入定位数据4200万条,日服务约50万人次。揭牌落成全省卫星数据开发服务平台莆田中心,签约落地海丝卫星产业园项目;完成全国首个北斗三号乡镇船舶数据资产登记、莆田首例数据资产融资授信,实现全市数据资产融资授信“零”突破,探索出一条数据资产“登记+入表+融资授信”的可行路径。

  四、持续强化数字人才支撑

  开展“百名数字专员入千企”行动,吸引优秀数字化人才驻点服务企业,提供“一企一档”评价诊断方案。选认科技特派员前往数字企业支持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我市数字经济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水平。在全省率先探索选派“科技副总”,选派第二批、第三批“科技副总”33名,服务永荣科技、恒而达等重点产业链企业,指导和参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研发项目8项、协助企业建立数字化创新平台2个。

  五、持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

  聚焦重点产业链,创新“链长制+云平台”,依托“全市一张图”平台,开发“产业云平台”,建立“一产一档”“一县(区)一档”“一企一档”“一项目一档”,打破数据壁垒,全面实时汇聚各部门产业数据,全方位展现各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用电量等主要经济指标,以及招商、重点项目推进、要素保障、政策扶持等情况,展示各产业发展实时动态,提供大数据支撑,用大数据高效统筹产业发展和招商工作,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稳步推进福建“金服云”平台“莆田产融合作专区”融资服务,将惠企政策与银行服务结合,将“看得见”的政策转化为“摸得着”的产品,多渠道宣传推广,扩大政策覆盖面,简化审批流程,实现企业融资“网上办、掌上办、马上办”,助力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目前平台注册用户数约26700家,较年初增加974家。各金融机构也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目前数字经济企业贷款余额21.22亿元,较年初新增1.79亿元。如厦门国际银行创新开发推出了“信e融”“快e融”“链e融”等多款线上产品,贷款余额8776万元,较年初增长2190万元,涨幅33.25%;邮储银行推出“科技e贷”整合税务、专利、征信等多维数据,构建智能化评估体系,实现“以数定贷”,已发放贷款14户1.1亿元,结余9户4519万元;海峡银行推出“数转贷”,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化改造,数字经济企业贷款余额1675万;莆田农商行出台了“科技贷”“数字经济贷”“微易贷”等信贷产品,支持45户数字经济企业、贷款余额6173.94万元;工商银行搭建起了“经营快贷”“数字供应链”“网贷通”三大数字产品体系,其中,“经营快贷”依托“数据+模型”优势,打造智能小微信贷模式,较好满足小微客户“短小频急”融资需求;“数字供应链”贯通产业链贸易链各交易环节,创新数字信用凭据等新型业务模式,缓解上下游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难题;“网贷通”支持居住用房、工业用房等各类房产抵押,办理简便快捷。

  领导署名:唐志芳

  联 系 人:徐  然

  联系电话:0594-2692023

  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7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