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南日岛旅游经济平衡发展的建议》(20252002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南日岛发展,多次带队到南日岛调研,提出加快南日岛开发建设,推动海洋经济与文旅经济融合发展思路,南日岛的滨海旅游发展迎来了良好机遇。秀屿区组建南日岛文旅开发工作专班,依托南日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资源优势,统筹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港南福鲍观景平台、燕里湾文旅园、东岱湾休闲垂钓平台等特色项目,成功创建国家级“和美海岛”“农业产业强镇”,为打造福建海洋牧场、海岛乡村振兴“南日岛样本”和海峡两岸“蓝色粮仓”,创建“四大经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筑牢基础。
一、关于完善皇帝山景区周边设施的建议
(一)提升出入岛交通能力。推动南日岛陆岛交通码头的提容扩建工作,配套建设码头停车场、摆渡车、游客集散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客运效率,着力破解南日岛当前客流量不足、对外交通不便、游客登岛离岛困难等实际问题。同时,在码头基础设施全面优化升级的基础上,进行交通枢纽主题化文旅改造,在外部装饰、景观装置、宣传设施等各个环节集中体现南日岛的别样美景与丰饶物产。
(二)推进环岛公路建设。以皇帝山沙漠风景区、尖山生态公园、港南滨海休闲度假村和九重山旅游风景区等重点旅游景点景区为主要节点,串联岛上滨海岸线主要景观,修通连结南日岛全域海景、沙地和山地等景观资源和各类旅游资源的环岛公路,实现三车道通行或双车道。沿路配套停车位和充电桩、设置观景平台和休闲亭、环岛自行车公路线、环岛电瓶车公路线、滨海旅游公路专线等,保障环岛旅游的交通可达度和通畅度。策划实施平战(急)两用岛岸一体化交通综合枢纽项目,推进南日大道、联一线等3条道路升级改造,保障海岛群众及游客出行需求,同步引入旅游大巴、租车服务、观光车等多样化交通方式,有序推进共享电动车投放前期筹备工作。
(三)完善旅游服务配套。竣工皇帝山景区周边路段路灯工程,同步谋划景区公共卫生间及停车场建设项目,持续提升景区承载能力。在景区周边布局民宿、渔家乐等住宿设施及特色餐饮店,开放滑沙、登山、赶海等生态体验项目,满足游客基础服务需求。在集镇区配套地道食府、精品酒店、伴手礼馆、海鲜市场等服务场所,汇聚“南日鲍”“南日紫菜”等地理标志产品、非遗小吃及海鲜伴手礼,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
(四)加强旅游安全防护。各景区设立警务室,专门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和导览标牌,建立潮汐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并在景区周边通过广播、劝导等方式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升游客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开发旅游体验项目。依托皇帝山迷人的“海岛沙漠”自然景观和趣味的“滑沙乐园”现代体验,对接莆田市旅投公司开发南日岛皇帝山旅游综合项目,计划建设集亲子游乐、商务团建、艺术展览、观景享食等四大功能区,着力打造沙文化主题乐园。目前已完成可研报告、方案设计,并委托第三方完成评估报告。
二、关于打造南日岛中部旅游打卡点的建议
南日岛中部自然风光旖旎,传统渔村风貌古朴,众多历史遗存与民俗文化交织,蕴含着独特的海岛旅游魅力。秀屿区统筹规划,整合周边旅游资源,结合海洋风光和渔村风情,打造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山海融合”综合旅游区,以点带面激活南日岛中部旅游活力。
(一)规划串联旅游路线。以渔旅融合游、蓝色研学游和红色主题游3条旅游精品旅游线路为引擎,串联中部一东半岛核心点位,整合南日岛烈士纪念碑、战地公园、国鲍荟研学中心、国能共享号、东岱湾休闲垂钓平台、鲍鱼博物馆、渔村民俗文化馆等海洋文化和红色资源,以“野游”“野生”“野趣”写好“漫”乐趣、“野”文章。
(二)提升服务配套设施。南日岛中部区域云海山庭、海洋文化创意园2家“星级+”标准酒店已投入运营,联动“国能共享号”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及“闽投秀屿1号”,提供高品质住宿体验。推出“福鲍平安宴”“铁锅蒸鲍鱼”等特色餐饮,发布旅游宣传片、主题曲及60余种伴手礼,开放鲍鱼喂养、螃蟹打捞、拉网捕鱼等互动项目,丰富游客体验。
(三)引爆旅游IP热度。以“南日岛,自由自在,越来越爱”为核心文旅IP,聚焦“野趣”“爱情”元素,在九重山景区、南日垦区、月亮湾等核心区域打造“越野公园”“爱情圣地”“研学基地”。邀请户外徒步团、研学团及网红博主进岛探景,完成垦区管理房爱情主题彩绘,设置潮汐秋千、山海石田同心锁、爱情椅等网红打卡点,提升中部区域吸引力。
(四)强化引流做响品牌。央视《山水间的家》《消费主张》等栏目多次专题报道南日岛,2024年央媒报道超60次;成功举办全省开海文化季、莆阳赏秋等大型活动,推出“海岛村晚”“海岛时装秀”“漫生活季”等创意活动。策划全国海钓邀请赛、全岛越野赛等赛事,进一步提升景区曝光度。
(五)加强宣传推广互动。通过加强“南日岛文旅”抖音、公众号、小红书等全媒体矩阵运营,实时推介以南日垦区、日月岩、山海石田步栈道为核心的中部打卡点,发布旅游攻略。在轮渡码头免费发放旅游折页,在主要交通节点设置导览标识,为游客提供便捷出行指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南日岛文旅开发项目、石城码头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南日岛海洋文化创意园、闽投“秀屿1号”渔旅融合项目、海岛民宿示范提升等项目建设,编制《南日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方案》,做好重点旅游项目策划,在码头、月牙湾沙滩、福鲍沙滩、日月岩步道、燕里沙滩、牛角屿灯塔、垦区等核心景点及关键位置,结合海岛独特文化,增设特色景墙、创意造型以及文化IP展示,吸引游客到南日岛打卡游玩。目前,南日岛海洋文化创意园已正式运营,莆田首座深海智慧渔旅养殖平台闽投“秀屿1号”已抵达南日岛东岱湾海域,木兰雅图酒店已正式开业,“深海养殖+休闲度假”复合式场景,让我市海洋旅游体验更加多元化,海洋文旅经济潜力充分释放。
领导署名:庄金清
联 系 人:陈美弟
联系电话:2602250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7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