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城厢区探索“科创+产业”深度融合新路径

来源:城厢区委改革办 时间:2024-11-10 17:04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近年来,城厢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两大支撑”部署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科技创新指数水平和区域创新整体效能稳居全市前列,2023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数全市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技术合同完成等领跑全市,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技改投资等保持高位增长。

  一、抓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增强内动力。一是梯队培育科创企业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行动,实现“培育库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队良性成长,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339家、总数占比全市25%。二是重点培育头部企业。突出龙头带动,集中优势资源,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扩容升级,实现3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覆盖率达37.1%。三是精准培育中小企业。深入开展“智转数改”专项行动,推动110家企业实施制造业技改项目,累计培育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家,分别占全市22%、28%;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47家,培育率已占全区现有在产规上工业企业的31%。

  二、抓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提升驱动力。一是谋划创新战略平台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聚力实施“六园千亿”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度整合科创要素,提供一站式科创空间,目前已签约入驻科创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66家,未来将打造成全市木兰溪畔的科创新高地。二是打造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借脑”研发,实现“引智”创新,引进落地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科创中心,与中科院物构所、北理工东南信息研究院等1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调创新,今年前三季度完成技术合同登记总金额7615万元,保持稳中有升良好态势。三是完善创新服务平台依托中电科创城先导区建设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省级技术转移机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等21家,总量居全市前列。

  三、抓创新生态优化,持续集聚支撑力。一是聚焦资金链完善成立全市首家区级金融服务中心,全市率先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创新扶持政策,顶格发放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科技计划项目补助等,配套设立科创兴莆壹号基金5亿元,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资本“活水”,有力推动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近11亿元。二是瞄准人才链拓宽积极实施产业人才引育、技能人才集聚等行动,推进全市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落户,建成全市首家省级工业园区职业技能提升中心,全面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全区共有各类高层次人才981人。三是优化全闭环服务依托“全市一张图”,落实发展和服务“两张清单”,结合“企业家日”,举办“数字赋能助力升级”企业家培训等系列活动,强化数字为企业赋能、为创新提质。遴选中电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一批“智改数转”优秀服务商,集结专业力量,组团上门辅导、入驻服务,累计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54家次,培育典型案例23个。

  (城厢区委改革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