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前的基本情况
改革前,莆田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需要线下向水利监管部门提供纸质版招投标备案材料;投标企业需往返多次现场提交纸质标书,产生巨额的差旅和标书制作费用,给招标人和投标人造成负担;传统模式下信息透明度不足,监管手段滞后,围标串标,倾向性评分等问题频发,严重制约市场公平与资源配置效率。
二、主要改革创新做法
改革后,莆田全市依法必须招投标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全部运用福建省工程领域招投标在线监管平台,实现招标备案、招标公告发布、文件获取、投标加密递交、在线开评标等全流程电子化,;取消现场报名,投标人通过福建省工程领域招投标在线监管平台远程获取标书,推行电子签章、加密传输,减少人为接触风险;推广电子保函替代保证金,对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有效降低企业资金占用率;实现标后合同签订、标后监管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三、形成的定量化成效
一是招投标全流程效率明显提升。全市依法必须招投标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办理平均时长显著降低;二是企业成本降低。投标企业有效节省了差旅、印刷费用,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为企业减负;三是及时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线索。2023年和2025年莆田市水利监管部门通过平台的智能预警系统及时发现了2起涉嫌围标串标线索案件,对潜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四、复制推广的价值
一是通过省监管平台的大数据预警与多部门协同机制,提高监管效能;二是全流程透明化降低了企业参与门槛,促进公平竞争,优化了营商环境;三是通过采用固化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文件范本,有效减少可能存在的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