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河小禹(98) | 游侨乡、建基地、智护河…

来源:PTSSLJ--莆田市水利局 时间:2025-08-15 09:22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近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三色河小禹实践团队在共青团莆田市委员会、东圳水库管理局的指导下,聚焦荔林水乡·木兰溪守护,联动涵江区河长办等多家单位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幸福河湖、水滴筑梦”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侨乡文化脉络、践行生态保护理念、感悟治水科技力量,为特色河湖文化品牌注入青春活力。
  由高校、地方水利部门等共同搭建的“小水滴”社会实践基地,大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以“研学认知-实践行动-科技赋能”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核心载体,让青少年、社会群众在亲身“看水”中感受河流的灵动与生机,在“测水”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监测方法与护河知识,在“护水”行动里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紧密关系,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从“单向灌输”向“沉浸式体验”转变,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据悉,基地成立当天选聘了小小河长15名,吸引仰恩大学实践队伍、涵江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的参观与学习。
  游船研学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沿着木兰溪中段流域,青少年们在水波荡漾中聆听侨乡故事——从桥台建筑里的乡愁记忆,到红色历史中的奋斗足迹,再到水库的治水精神,流域两岸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成了鲜活教材。通过系统梳理木兰溪中段河流的文化符号,让“纸上文化”转化为“脚下体验”,让青少年在行走中理解流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为持续深化活动成效,三色河小禹团队接连开展“六个一”任务,让河湖保护从“体验”走向“长效”。即与涵江区河长办开展一次“联合巡河行动”、走进地方青少年宫开展一场木兰溪主题绘画、走进社区开展一场河湖宣讲、手绘一幅木兰溪中游导览图、解说一次东圳水库精神、设计一项“云护河”智能程序。

  从三位一体模式到“六个一”任务,三色河小禹实践团队正以持续行动为八闽幸福河湖建设注入青春动能,以特色文化为灵魂,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探索形成可复制的“做中学”生态教育范式,助力木兰溪成为生态之河,更成为文化之河、幸福之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