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025202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莆农综〔2025〕85号
来源: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07-22 18:53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郑剑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机制的建议》(第20252027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推进“全市一张图”乡村振兴版块建设。紧扣“做强乡镇、做实村居”核心目标,充分发挥“全市一张图”数字化底座优势,创新打造“和美莆田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即乡村振兴版块,以“一村一档精准画像、一村一策靶向发力、服务机制协同高效”为核心路径,有效破解乡村资源闲置、决策粗放、要素制约、协同低效等难题,多元发展乡村产业,推动集体经济增收、农村居民增收、村干部增收(“三增收”)同频共振,探索出一条具有莆田特色的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一是多维赋标定级。通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动态分级、五大乡村振兴成效评价、九类村庄分类、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四个参数,为所有村(社区)村庄属性赋标,为党委、政府和各部门更加精准决策和施策提供参考。二是集体资产上云。上图村级资产负债表、资源性资产清查表、经营性固定资产清查表等“三表”,标准化、价值化清晰展现村集体财务状况、资源存量,形成优质财务工具,共同经营乡村。全市累计盘活闲置资产288处。三是人才库精准蓄能。村级收集汇聚本土、离土、外来、优秀学子四类人才;部门上线公共人才,汇聚专业技术领域人才,组成乡村人才库“一库”,更精准地为乡村产业人才赋能。截至目前,已汇聚各类乡村人才超2.6万名,人才密度村均近27人。

二、发挥人才引领带动作用。一是建库蓄才。指导村居建立乡村能人信息库、科特派专家库、本土人才库、离任干部库,进一步摸清底数、建库蓄才。通过举办乡村规划、种植技能提升、基层治理等个性化帮带培训课堂,组织跨村观摩会,进一步提升基层带富本领。如,涵江区通过对农产品初加工能手、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技能带动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等进行全面摸底、分类建档、动态管理,评选“兴农田秀才”“兴农智囊团”等5类“兴农人”,为乡村振兴聚智汇能。二是搭台育才。依托开放大学、湄职院开设乡村人才学历提升班,针对不同镇情、村情,按需培养不同人才群体,分类施策,搭建多种形式的政策理论学习平台,组织开展专业培训,让乡土人才始终保持充电的状态。如,仙游县创新实施“1+2+N”校地共建模式,全县18个乡镇(街道),有11个乡镇与省内9所高校结对帮扶,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和干部培训中心,切实壮大、优化乡土人才队伍。三是精准引才。聚焦乡村实际和重点领域发展需求,精准高质引进人才。持续打响莆田流动党员特色品牌,动员332名流动党员回乡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聘请223名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党员骨干担任村居招商引才专员。如,秀屿区借智福建农林大学等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引进福建农林大学3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2名本科生入驻“沿海旱地节水抗旱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片实验基地,推动农业技术革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三、加大激励保障力度。一是通报表扬一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对实施全省“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一懂两爱”好书记、乡村振兴好班子好班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优秀科技特派员、种粮标兵、优秀“新农人”、“万企兴万村”明星企业、优秀乡建乡创团队8种类型54个,予以通报表扬,调动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开展乡村振兴亮晒比。聚焦市直挂钩部门、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挂钩联系村(社区)服务队4支队伍,开展运用“全市一张图”推进乡村振兴“亮晒比”活动。每季度晾晒初评、每半年晾晒总评,强化结果运用,在干部推荐名额上予以倾斜,设立村级专项奖励资金予以支持,营造互学互鉴、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领导署名:郑文炉

人:林  

联系电话:2250886/15160464838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