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类别:A类
李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推行教育“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20244047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近年来,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方案》《福建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落实青少年足球人才招生政策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的通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体育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深化学校体育美育教学改革,逐步完善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现代化学校体育美育教育体系。
一是完善课程体系。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课程,严格落实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断拓展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严格按国家教育部课程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程、课时,学校体育开课率100%,并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学设计、有工作考核、有教学反馈、有工作总结。认真执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课堂评价标准》,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等1-2项专项运动技能,在开好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创办特色开设舞蹈、戏剧等多样化艺术课程。立足体育美育教学根本要求,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市、区)、校体育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活动及教学观摩活动,促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近年来,共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59所、足球特色幼儿园6所,连续三年开展幼儿体质健康足球嘉年华活动,有力促进了中小幼衔接。
二是探索贯通培养。近年来,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阳光招生有关政策,畅通校园足球和棒垒球人才成长通道,逐步建立小学、初中、高中相衔接的“一条龙”升学体系,研究出台足球和棒垒球球员在升学录取时跨学区合理流动政策,2025年选取13所初中学校开展足球和棒垒球贯通培养试点。在普通高中招生阶段设置田径、篮球、声乐、舞蹈等18个体育艺术类特长生招生项目,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报名人数逐年升高,考生专业技能水平明显提升。鼓励普通高中学校开设体育艺术类特色班,开展特色化教学与训练,不断提升高中阶段学生专业技能。
三是组织比赛展演。进一步完善市、县(区)、校、班四级体育联赛制度,鼓励学校立足校园体育活动特色,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2024年3-7月,联合市体育局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设置田径、足球、啦啦操等8个项目,7000余人次参赛,参赛人数逐年增加,学生专业竞技水平稳步提升。莆田第二实验小学和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等学校连续多年开展班级足球联赛,学生参与度较高,有力促进了我市校园足球的发展。积极组队参加省级相关项目联赛,2024年,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校园组武术套路比赛中,仙游一中初中学生郑子冉以9.623分的成绩,荣获中学组女子自选长拳比赛项目组第一名,为福建省摘得首金。莆田第二中学学生徐仪波在2024年全国少年(U18)田径锦标赛男子乙组100米决赛中以10.91获全国第二名。通过每年开展一次中小学校园艺术节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2024年8月分三个场地举行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市级现场展演,共有199个艺术表演类节目、412个艺术作品、43个优秀美育典型案例和艺术工作坊参加全市现场展演;全市共有55000名师生从四月份开始参与这场盛大的美育实践活动。选送的58个节目(作品)在省级评选中获奖,选送的3个节目(作品)荣获全国奖项。
四是完善各类保障。配齐配足体育美育教师,加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补充力度,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体育美育教师。加强城乡、校际之间对口体育美育任(支)教,支持高校体育美育专业学生到乡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持倡导教师跨学科合作开发开设体育美育课程。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名师工作室和市级体育美育专家作用,近年来全市的体育美育名师工作室和教研员在市教师进修学院引领下开展走基层活动,特别是名师工作室专家级成员开展送教送培下乡活动,受到基层学校、偏远山区学校的热烈欢迎。按序时完成省市为民办实事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任务,全市129所学校面向社会开放,联合市体育局面向129所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学校的体育教师,共举办2期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体育教师260余人。积极鼓励具有特长的社区居民参与场馆开放工作的志愿服务,发挥其在活动组织、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优势,为体育场馆开放工作提供人才储备。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领导署名:曾 颖
联 系 人:王 宇
联系电话:0594-2684691
莆田市教育局
2025年6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