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025301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莆文旅〔2025〕78号
来源:本网 时间:2025-06-05 17:23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黄艳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莆仙戏精品剧目创作扶持力度的建议》(20253012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当代,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历经千年仍活跃在舞台上,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莆田的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莆仙戏精品剧目攀上新高峰,新创《踏伞行》《大唐梅妃》《御史江春霖》《蔡襄》《陈文龙》及《江上行》复排连续6年入选福建省舞台艺术重点工程精品项目,其中《踏伞行》荣获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项第十七届“文华大奖”,是福建省时隔15年再获此殊荣的剧目,选段先后登上央视新年戏曲晚会和总台春晚舞台,《海神妈祖》《踏伞行》《蔡襄》剧目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精品剧目创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

针对在精品剧目创作上还存在题材选择不够创新、创作内容吸引力欠缺、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到位等问题和困难,我局将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挖掘本土题材,激活创作活力。

联合高校、院团、剧协等成立创作调研小组,坚持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并举”的方针政策,深入挖掘妈祖文化、木兰溪治理理念、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名人、海洋文化、侨乡历史、非遗技艺等莆仙当地资源,通过走访调查、文献梳理、口述史采集等方式,全面梳理莆田的历史积淀与时代印记,构建莆仙文化素材库。

二、优化创作机制,提升艺术感染力。

多头发力,向莆仙籍剧作名家如周长赋、姚晓群等进行专题创作邀约,通过 “一对一” 深度沟通,围绕莆田历史名人(如蔡襄、江春霖)、非遗故事(妈祖信俗、莆仙十音八乐)等本土题材,定制具有时代审美的精品剧本;每年向全社会征集一批突出莆田地域特色、彰显时代主题、群众喜闻乐见的莆仙戏剧本和小戏作品,对优秀作品给予资金扶持和奖励,并纳入院团创作储备库;举办线上线下作品研讨会,邀请专家、演员与作者共探剧本优化方向,推动创意转化为舞台实践;定期组织剧作家深入剧团采风,参与排练打磨,确保剧本符合莆仙戏表演特色与舞台呈现需求,形成“创作 - 排演 - 反馈”的闭环提升体系。

三、健全资金支持体系,破解发展瓶颈。

设立莆仙戏精品创作专项基金,整合财政拨款、社会赞助、文旅融合收益等多元资金,推行 “创作 - 排演 - 巡演” 分段补贴机制,对入选省级以上奖项的剧目给予配套补助;探索 “政府 + 企业” 合作模式,通过剧目冠名、衍生品开发等市场化手段拓宽资金来源,为精品创作提供持续动力。

 

 

领导署名:苏玉庆

联 系 人:翁开业

 

联系电话:0594-2929090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530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