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025301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莆文旅〔2025〕76号
来源:本网 时间:2025-06-05 17:09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黄朝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弘扬画家李耕及本土画家绘画艺术的建议》(20253013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李耕是福建近代著名的国画家,闽派代表画家,与齐白石并称“北齐南李”,被誉为“20 世纪古典人物画第一家”。他曾为人民大会堂国宾厅绘制巨屏《松青鹤白东方红》,作品《达摩》《春夜宴桃李园》分别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收藏。2023 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 8 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李耕在“代表作不准出境者”名单中。李耕的艺术成就在我国的艺术领域中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和艺术成就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审美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我市积极重视弘扬李耕及本土画家绘画艺术。

一、举办展览,展示艺术风采​

2020年9 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文联、仙游县委县政府主办的近代中国古典人物画三杰 —— 李霞・李耕・黄羲作品展在市博物馆开展,现场共展出三位画家作品120幅,其中李耕作品75 幅。这是三位画家作品首次联袂亮相,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有机会近距离欣赏李耕等画家的精品力作,感受仙游画派的独特魅力。2024年2月10日,由省文旅厅主办,省美术馆、仙游县人民政府承办的 “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 —— 李耕中国画艺术展”在福建省美术馆开幕,展览精心挑选出李耕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近 80 件,全面展示了他的艺术人生和创作成就。对李耕品牌的影响和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传承技艺,培养后备人才​

195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李耕国画研究所,李耕自任导师,培养出蒋金读、陈毓和、孙仁英、李朴、周秀廷等一大批国画人才。多年来,李耕国画研究所持续开展创作技法研究,为仙游画派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县积极推动美术教育进课堂,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融入李耕及本土画家的作品赏析和绘画技巧讲解,培养学生对本土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学校与李耕国画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开展课外美术兴趣班、社团活动,为有绘画天赋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三、文旅融合,扩大艺术影响​

仙游县委重视拓展美术馆传播艺术、社会教化功能,与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打造文化宣传推广普及品牌,探索“展览+文旅”模式,开发艺术文创 IP,让美术馆成为文旅融合新引擎。我市充分利用全国旅交会、旅博会和组织旅游客源地专场推介会等机会,加强对李耕及本土画家绘画艺术的宣传,将其作为莆仙文旅的特色名片进行推广。推出以李耕故居、仙游画派美术馆等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仙游绘画艺术的深厚底蕴。​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为本土画家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争取出台专项政策,鼓励学术机构、文化企业对本土优秀画家的艺术成就展开深入研究,从艺术风格、创作理念、历史价值等多维度进行剖析,并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传播与应用。举办高规格展览,搭建展示平台;组织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促进艺术思想碰撞,拓宽本土画家的艺术视野,提升其创作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二)开展系列活动,组建经验丰富的策展团队,策划以李耕及本土画家为主题的系列展览邀请专家参与,提升学术水平,本地博物馆、美术馆作为文化艺术展示的重要阵地,应定期策划举办本土画家专题展览。同时举办讲座、工作坊等活动,增加互动环节,推动美术馆办展常态化,吸引更多观众。组织开展绘画比赛、艺术创作营等活动,鼓励本土画家和绘画爱好者以李耕绘画风格为灵感进行创作,激发创作活力,传承和创新仙游画派艺术。​

(三)加强宣传推广​

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介绍李耕及本土画家绘画艺术的短视频、文章等内容,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影响力。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合作,将李耕及本土画家绘画艺术相关的文旅产品纳入重点推荐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通过以上举措的协同推进,在政府的有力引导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本土画家文化艺术的影响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能为社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苏玉庆

联 系 人:翁开业

 

联系电话:0594-2929090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530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