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202301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23-08-11 11:54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莆田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文件 

 

 

 

 


莆市供〔202321

                                                  答复类别:A

 

                             关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2023011

                         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民进莆田市委员会:

你委《关于促进我市供销社健康发展的建议》(提案号2023011号)收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情况

基层供销社是供销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是供销社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提升基层社发展质量,对夯实为农服务基础,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提案指出基层社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推进供销社健康发展提出5条建议。我社充分吸收采纳,以问题为导向,以建议为指导,着力从以下方面办理落实。

(一)“树牢为农服务宗旨”建议的落实措施

提案提出“基层社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农民和农业生产,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农民合作上下功夫”的建议,主要通过5项措施办理推进。

一是产业兴农。我社于2022年成立旨在振兴乡村产业的“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导全市系统成员单位发挥联农为农作用,对接当地特色产业,带动了园庄线面、大洋冬米、田利羊肚菌、钟山大米等一批农产品做大做强。如园庄镇是传统手工面之乡,多为个体经营,经营模式落后、利润低、安全管理缺位的问题突出。园庄供销社成立朝瑞尊食品有限公司,构建“供销社+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经营新模式。投资300万元建设线面专业化加工生产基地,注册的“朝瑞尊”品牌获得SC认证,对个体经营户开展培训,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引导开展标准化生产。通过龙头带动、品牌培育、标准生产、市场推广、网络营销多点发力,促进线面产业铸链提质。

二是电商惠农。聚焦农产品流通堵点,推进“电商惠农、振兴乡村”试点,探索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农产品电商等流通新业态,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线上通道。拟在仙游县河星村投资建设农副产品展馆及电商直播基地,引入优质直播电商平台,带动山区羊肚菌、金沙薏米等农产品线上销售。涵江区社与电商公司共建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为枇杷种植户提供农资、农技、销售综合服务,助销枇杷100多万斤。

三是展销助农。组织全市名优特农产品参加全省系统“一县一周”农产品展销会,助推莆果莆货走出去,开拓市场增量空间。今年先后组织全市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一县一周”迎新春、元宵展销会,莆田、泉州专场展销会,新疆昌吉展销会。310日至12日,省市供销社联手举办首届莆田名优特农产品专场展销会,32家农业经营主体220种特色农产品参展,销售近50万元。

四是农资稳农。紧扣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成立农资保供稳价专班,建立全市系统农资供应情况周报制度,定期分析研判农资行情,加强与农资生产厂家、供应企业协调联系,及时调运紧缺的农资商品。2022-2023年春耕期间,全市系统调运储备各种化肥3.83万吨,完成储备任务的191.4%,保障农资供给和价格稳定。依托基层经营网点,全市系统构建5个县级农资配送中心,115个基层农资供应点,46家庄稼医院(其中10家省级示范庄稼医院)的农资经营配送流通体系。

五是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编制《莆田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通过回收企业上门回收、垃圾分类、设置回收网点等措施,完善前端回收模式。引进互联网回收企业,创新居民线上预约、骑手上门回收的线上线下结合的回收模式,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二)“健全基层社经营管理制度”建议的落实措施

提案从规范基层社运行体制、理顺县级社和基层社之间关系等角度对健全基层社经营管理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主要从两个方面办理推进。

一是制度设计入手,创新基层治理机制。从市、县、基层三个层面创新治理机制,激发基层发展动力。市级层面,以全市系统财务报表管理系统为载体,建立基层社“一社一卡”信息管理平台,对基层社的经营状况、财务指标、项目实施等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基层社发展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县级层面,理顺县级社与基层社的关系,加强县级社行业管理、政策协调、资产监管职责,统筹基层社资产的开发利用。围绕为农服务的宗旨,引导基层网点建设向乡镇惠农综合中心、商超便利店、寄递网点、电商服务站等倾斜,构建惠农综合体系。基层层面,推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简称“三会”)向基层社延伸,已有17个基层社落实“三会”管理。实施开放办社,支持基层社与村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吸纳小农户、农村能人加入供销社,共同参与农业产业链的培育发展,把基层社打造为开放民主、合作共赢的为农服务合作经济组织。

二是盘活存量资产,壮大基层社实力和服务能力。加强对基层仓储、库房、商业设施等闲置网点的运营管理,通过“争取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引进合作伙伴”的筹资原则,20202022年,共投入建设资金519万元,实施基层网络改造提升项目6个。2023年,争取省级资金216万元,实施基层网点改造提升项目4个,使资产发挥应有的保值增值效应,增强基层社实力和服务“三农”能力。

(三)“加强供销社联合合作”建议的落实措施

提案提出“进一步加强县级社与基层社、基层社与基层社之间的联合合作,加强基层社自身互助”的建议,对发挥供销社联合合作的体制优势,促进基层社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借鉴作用。市社组织调研,摸清家底,提出“恢复空白社、帮扶薄弱社、培育标杆社”的分类改造规划,坚持规划引领、一社一策、以强扶弱的思路,加大对基层社的扶持力度,逐步扭转基层社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一是重建空白社。实施空白基层社恢复重建,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项目、有成效”标准,通过资产盘活、业务重组、资金支持等方式恢复经营网点和服务阵地,以公司制形式重建11家新型基层社。二是帮扶薄弱社。采取联合社推动、社企带动、强社联动,帮扶薄弱社发展。组织实施县域商业流通体系建设,强化对旧有经营网点的运营开发,22个薄弱社实现提质增效。如菜溪基层社整合经营网点,建设乡级供销综合服务社,为周边民众提供日用消费品、农资、农产品购销等多样化便民服务。既盘活了低效资产,又增强为农服务功能。三是培育标杆社。基础较好的基层社,对标全国总社基层社标杆社的创建标准,在巩固农资、日用消费品传统主业的同时,经营服务领域逐步转向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和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领域,完善可持续的为农服务机制。培育了全国系统基层标杆社1个(榜头基层社),全省系统基层标杆社3个(埭头、枫亭、江口基层社)。

(四)“大力推动开放办社”建议的落实措施

提案提出“通过广泛吸收和引进社会资源参与供销合作社事业,增强供销合作社实力,解决基层社资金、人才不足的问题”的建议,对解决基层社发展难题,构建基层社发展新格局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我社出台《莆田市供销社成员单位入社办法(试行)》,在严守线线、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组织、产权、经营、用人等多种形式的开放,打破自我封闭的组织体系,整合内外资源、壮大合作基础,增强合作经济属性和服务“三农”能力。

一是组织开放,打造为农服务骨干企业。以产权、业务、项目为纽带,广泛与涉农主体开展经营服务合作,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机制灵活的为农服务骨干企业。如仙游县供销田园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由仙游县振兴乡村农产品营销有限公司和莆田市香田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主营农副产品流通配送业务,经营品种涵盖蔬菜粮油、生鲜水果、肉禽蛋奶等100多种农副产品。通过订单农业,指导农业经营主体优化种植结构,种植适销对路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

二是经营开放,密切与农户利益联结。实施“党建引领、村社共建”,引导基层社、社企与村“两委”、农户建立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参与农业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构建“供销社(社企)+村委+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增强带动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如市社联合大洋基层社、崇兴村委、崇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大洋崇鑫农业合作社,依托农产品流通领域优势开展市场营销,助销大洋冬米147担,增收8万多元。钟山基层社联合南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钟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做强优质大米产业。

三是用人开放,为供销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拓宽基层社人才选任渠道,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村能人参选担任基层社负责人。通过公开招考、聘任,吸收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加入供销社。深化与科技特派员、农技专家合作,提升科技兴农水平。今年1月,仙游县社邀请高级农艺师陈锦铭为文旦柚种植户作文旦柚品质提升技术指导。与20家文旦柚种植大户合作,推广高生物量有机肥、中微量营养包等高效环保肥料,服务文旦柚产业绿色发展。3月,涵江区社举办枇杷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省级科技特派团队林授楷博士为枇杷大户传授种植知识,为做优枇杷品质、做大枇杷产业出谋划策。

(五)“加强解决基层社历史遗留问题”的落实措施

一是开展清理核查。对基层社拖欠职工养老统筹金和历史财务挂账问题开展全面清理。全市系统基层社职工社保、医保欠缴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

二是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快基层社发展。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莆委发〔201610号)提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出台的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优惠政策,适用于供销合作社企业改革。各级财政要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基层社长期亏损纳税困难的,可经县级地税机关审批后依法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市财政自2017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基层社恢复重建及庄稼医院、综合维修服务站点等为农服务网点建设。全市系统农资储备贴息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正向市政府申请参照省财政做法设立市级“保供促销”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保障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和开拓农村市场、促进消费。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通过办理提案,积极落实提案建议,加强对基层社的指导帮扶,基层社发展质效得到提高。今年前5月,全市基层社经营总收入2974.64万元,同比增长2.59%。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解决基层社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供销事业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扎实推进。我们将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本着全市一盘棋思路统筹改革发展,加强对基层社的分类指导,推动更多基层社建立“三会”治理机制,用足用好给予的政策资金支持,做活资产运营文章,巩固强社,提升薄弱社,帮扶困难社,增强基层社发展后劲和服务能力。

(二)强化服务本领。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大局,扎实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健全农资流通网络,推广绿色农资,优化为农举措,稳定农资价格。培育基层惠农综合体,建设庄边、埭头两个省级乡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做优做强园庄线面、大洋大米、羊肚菌、钟山大米等农特产品,支持秀屿区供销社依托沿海区位优势,开发南日鲍、紫菜、虾皮等海产品。推进仙游县域经济商业体系建设,用连锁配送、统一采购、电子商务为特征的现代流通方式,构建县乡村三级经营流通体系。做好基层网点的开发利用,建设一批乡镇综合服务社、农村电商站点、寄递物流网点等基层惠农平台,搭建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通道,促进农村消费提质扩容。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

(三)推动开放办社。积极探索推动开放办社,吸纳社会资本、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入供销社组织体系。探索与各类所有制经济在产权结构、经营服务、用人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合作,增强经营服务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对联合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只要有利于供销社改革发展,有利于服务“三农”,各种联合的方式都可以采用,各种合作的途径都可以探索。围绕乡村产业振兴,支持基层社与村两委、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带领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探索兴旺乡村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的新路子。

(四)坚持人才兴社。注重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根据供销社自身特性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吸收农村经济能人、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加入基层社。加大自身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熟悉农村经济和“三农”政策并掌握相应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干部队伍。

感谢你委对供销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支持、指导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促进全市供销社的健康发展。

领导署名:陈 

联 系 人:林建仙

联系电话:13799686500

 

 

 

 

                      莆田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387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存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