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2022050号 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莆文旅〔2022〕186号
来源: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时间:2022-10-19 15:02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林丹华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全面开展“地理标志产品”工作、助推我市“双轮”驱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地理标志产品作为重要的区域特色品牌,是各地区域经济的重要抓手,也是地方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地理标志+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一方面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宣传并提高销量,另一方面带动观光、餐饮、住宿、交通等文旅产业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近年来,我市“地理标志+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工作主要有: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推动主题博物馆建设。主题博物馆是展现地理标志产品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之一。“南日鲍”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福建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保护品牌,并获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十大渔业品牌、福建省首届十佳地理标志商标等品牌荣誉。为强化“南日鲍”地理标识产品品牌建设,2018年支持福建东禹海洋公司建成了全省首家鲍鱼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不同品种的鲍鱼壳标本和鲍鱼化石共200多种,鲍鱼育苗设施及养鲍设施20余种,共计收藏鲍鱼相关文物及生产设施一万多件,有效推进“南日鲍”的科普知识宣传和品牌推广。

(二)推动观光工厂建设。加快推动文旅产业与“地理标志”融合,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我市积极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工厂企业,尤其是依托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发展的企业,强化文化旅游主题设计、品牌塑造、接待服务和产品打造,培育发展观光工厂2021年,开展了第一批市级观光工厂培育和评定工作。依托“南日鲍”种质研究、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福建东禹海洋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入选。观光工厂的建设与发展,将有力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并助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三)加大旅游宣传推广。一是为展现我市文旅资源特色,尤其是农副产品国家地理标识品牌积极推出“莆田枇杷,中国之最”“莆田荔枝,千年荔树,千年荔城”“莆田龙眼,最好的桂圆、最早的莆商”等莆田“四大名果”旅游宣传推广文章二十余篇。二是推出“全闽乐购·全福游·最莆惠”文旅消费季活动,发放400万元文旅消费券,鼓励在旅游景区、观光工厂等文旅场所和“莆田文旅一卡通”购卡消费。

(四)建设农旅融合品牌。结合我市农业和乡村资源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融合。盛产枇杷、文旦柚等国家地理标识农产品的仙游书峰乡百松村、四黄村、兰石村、城厢区溪南村、度尾镇中岳村等先后被评为省级三星级、四星级旅游村或金牌旅游村,文旦柚之乡度尾镇和莆田枇杷主产区常太镇也先后被评为省级全域旅游小镇。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培育农旅融合业态。围绕我市农产品、乡村、山海文旅资源特色,将莆田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的元素,融入到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民宿等业态打造,持续指导旅游村提质升级,创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和金牌旅游村,评定一批市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和金牌旅游村。

(二)策划主题节庆活动。为展现我市农业特色,着力策划推出荔枝、桂圆、枇杷、文旦柚等“四大名果”采摘文化节活动、开发一批体验性强、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强化嫁接创新和情感、精神赋能,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响莆田文旅品牌,做大做强做优莆田文旅经济。

(三)策划文旅重点项目。开展《莆田市文旅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5)》《莆田市滨海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等重点文旅规划编制工作,将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为亮点和元素,挖掘其价值和文化,推进“国家地理标识+文旅”,融入规划并策划形成支撑规划落地的重点项目。如以水上巴士为钥匙,串联荔林水乡精华,策划打造“最甜美的河流”旅游产品;以南日鲍为核心,围绕“鲍(抱)文化”品牌,设计形象特色“鲍文化”IP,建设南日最佳拍照区、网红“鲍(抱)”打卡点、“南日鲍全宴”特色菜、鲍鱼博物馆、鲍元素民宿等产品和业态,举办海上鲍鱼啤酒美食节,打造全国最大最野最生态的海上露营地。

 

 

领导署名:苏玉庆

人:陈青霞

联系电话:15960523627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1012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