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类别:B类
赵爱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老有所医”保障“老有所依”的建议》(2022099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使得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挑战,社会和家庭抚养负担加重,医疗和护理负担加重。因此我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更好地保障了老年人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护理,安度晚年。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普遍适老为原则,扎实推进医疗机构基础建设。一是部分医疗机构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江口镇卫生院、大洋乡卫生院、涵江圣荣康复医院等进行无障碍入口、无障碍卫生间改造,增加无障碍标识、指示牌。平民医院综合病房急诊科改造室外坡道和安装扶手。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二是提升适老医疗服务专业化水平。按照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开展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工作的通知要求,优化服务流程,建立老年人就医在绿色通道,提供多渠道挂号等就诊服务。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设立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人工服务窗口,配备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就医指导服务,不断提升适老医疗服务专业化水平。
二、以统筹推进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为导向,强化配套政策和辐射能力。一是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活动。推进我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服务,确定与养老机构的服务项目、服务方式以及责任与义务等事项。同时按照“1+1+X”(即医生+护士+护理人员或乡村医生)组合签约模式,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的在职医生、公卫人员、护士及乡村医生等组成签约服务团队,主动深入到社区和家庭,与辖区老年人签订服务协议书。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按照划区包片指导、包户包人的原则,建立稳定的契约型服务关系,对已签约的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开展多元化服务。根据签约对象的健康状况及实际需求,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评估与咨询服务、预约就诊与转诊、上门访视等服务。二是在医疗机构内,大力建设老年病学科。在莆田华侨医院开设老年病科、老年病区及护理服务,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汇集社会资源,合力共建老年医疗保健机构群。一是发展养老机构医疗机制。目前,辖区共有各类社会养老机构11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所,农村幸福院123所,乡镇敬老院4家,居家社区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1家,总床位数334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6.99张,其中护理床位共有2010张,占总床位的60.65%。目前已有8家养老机构签订医养协议。引入厦门智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涵西街道下林社区等8个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节日膳食供应、个人照顾、健康监护、休闲活动等日间托养服务。二是支持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机构。对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实行备案管理;配备专业康复人员或引入专业的康复机构,开展专业化的康复服务,如华侨医院、圣荣康复医院已内设养老机构,基层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服务满意率不断提高,医养结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三是盘活农村福利养老资源。我区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村级主办、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协会组织、自主互助”的原则加快建设农村幸福院,为村居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目前我区已建农村幸福院123个,床位460张,占比70%。老人们通过互助的形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老年人把农村幸福院当做休闲、娱乐、文体活动的场所。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医养结合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感谢您对我区老年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能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领导署名:林梓雄
经 办 人:许 磊
联系电话:0594-3566002
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