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354号建议的答复

莆农综〔2025〕46号
来源: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04-09 11:29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赖晨龙代表:

《关于稳定粮食产能的建议》(第135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是注重高位推动。将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作为市委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部署,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调研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储备有关工作,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压实属地责任。以市政府名义下达全年粮油生产计划任务,督促各地抓紧细化分解粮食生产任务,落实到镇到村到户,序时推进粮油生产。向各县(区、管委会)委、政府发送《关于落实惠粮补助资金稳定粮油生产工作的函》,提醒各地党政主管,务必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督促抓好市级惠粮资金发放工作,积极筹措并兑现县级配套补助资金,让种粮农民有甜头有盼头。三是落实稳粮政策。牵头制定《2025年稳定粮油生产十条措施》,县(区、管委会)也全部制定了本级惠粮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引导种粮农民开展规模经营主体种粮、撂荒耕地复耕种粮等稳粮惠农补助申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四是建立挂钩推动机制。组织召开全市种植业工作培训班,针对2024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全面复盘,提前研究并制定对策。建立了挂钩联系稳定粮油生产工作机制,抽调30名党员和农技骨干,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协同推动落实粮油生产,做到“五落实”,分季节按品种落实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二、强化耕地种植用途管控。一是推动撂荒耕地整治。出台《莆田市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工作方案》,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整改。组织各地按照《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稳慎推进撂荒耕地分类治理利用的通知》要求,再次对已核实处于撂荒的耕地进行排查摸底,明确撂荒耕地位置、面积、原因等信息,登记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有账可查”、动态掌握。二是巩固“大棚房”问题整治。组织对原认定的50宗“大棚房”问题、现有的大棚及农业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开展了拉网式实地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打折扣、摸清底数,健全完善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坚决防止死灰复燃。

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谋划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规划先行,科学布局,积极谋划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将未建设永农划分为:不宜建设、暂缓建设、适宜建设三种类型。全市已初步完成外业举证工作,县级数据库汇交工作及初步完成《莆田市实施方案》文本初稿。同时,结合方案编制工作,指导县区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后备地块大摸底,通过对后备资源的掌握,逐步按一个乡镇一年的计划将剩余宜建未建永久基本农田的地块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二是强化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建立“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建后管护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健全管护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实现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工作全域化、常态化、长效化。同时,积极探索管护新模式,引入保险金融服务,高效解决农田设施灾毁问题,缓解基层管护资金压力。截至2024年,共计保费 103.13万元,涉及129个项目、34乡镇、268村,覆盖耕地面积18.9万亩。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