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321号建议的答复

莆农综〔2025〕35号
来源: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04-08 23:39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林俊晖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第132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你在建议中提出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当前确实也存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模式单一、支柱产业不多,部分农村造血功能有限”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我局将吸收采纳你的意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增强乡村造血功能。

一、健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障集体成员享有集体发展成果,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机制,完善集体收益分配机制,推进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科学合理,统筹兼顾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的合法利益。坚持分配与积累并重、服务与发展并行、既注重扩大再生产,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积累,又兼顾服务群众,调动群众全程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同时发展公益事业,服务改善民生。

二、积极推动因地制宜落实好十条措施。经过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的《莆田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了十条措施,我局将持续认真研究集体推动落实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聚焦村级发展中重中之重的产业振兴,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补齐短板,经营乡村,实现强村富民、迭代升级。用足用好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以及产业政策等扶持措施政策红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素保障是项目落地的基础和前提。农办牵头,市直各部门做好要素保障赋能,凝心聚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在财政支持上,发挥财政资金示范撬动作用,落实60%以上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40%以上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补助资金用于发展产业,优先支持村集体增收项目,整合中央、省级支持集体经济试点村、产业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多村抱团发展项目。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好的村,到时兑现奖励政策。

在用地保障上,落实好《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和评估管理办法》以及省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细则》对集体发展提出的用地倾斜支持政策,要依据村庄规划推进安排不低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编制地块图则,保障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落地实施。对村集体发展项目用地、用林、用海上予以倾斜支持。在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基础上,鼓励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进行节余指标交易,其产生收益由各县(区、管委会)按照一定比例划归村集体所有。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荔城区作为我市唯一被自然资源部列入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地区,已深入开展研究并精心制定了《莆田市荔城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办法》。这一办法的出台,为试点工作筑牢了政策根基,让土地入市交易全过程都有清晰的规则可依,确保各项流程规范有序运作,切实为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地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金融服务上,认真研究《福建省乡村振兴贷实施办法》,落实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效缓解村级发展产业中的资金需求。在人才支持上,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和“筑巢引凤”保障制度,招募、培育更多的“新农人”“土专家”,优选“乡创客”“乡村CEO”等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人才到村回村服务。坚持“内培外引”,积极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人才,引进懂市场、懂技术、懂经营的外部专业人才。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服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低的村(社区),指导各县区(管委会)重点关注并加大指导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各村(社区)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帮助其找准发展方向、优化发展模式、“以强带弱”,提高经济收入。扶持鼓励片区组团协作,片区组团,村村合伙、村企携手、村民共建,可以更好形成资源协同与优势互补,给予资源禀赋不足、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获得发展机遇,助力农村集体共同发展、均衡发展。

三、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学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全市共有5个乡镇、56个村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对象,打造“五个美丽”建设点3365个。推动乡村振兴重点片区建设,示范带动全市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串点连线成片、跨村联建、组团发展的模式,突破地域行政界限,促进农村改革创新纵深发展,促进木兰溪流域上中下游、山区平原沿海新型城镇化全覆盖建设,促进“四大名果”“海洋十大珍品”等莆田特色农产品强一接二联三,全链条集聚,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全要素流动,推动在木兰溪流域打造仙游县度尾镇“柚相邻”、大济镇善化里农文旅,荔城区北洋荔林水乡、梅妃故里,城厢区华亭镇桂圆产业,涵江区白塘镇农文旅,秀屿区埭头镇安民铺等七个主题突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重点片区,铸就产业共富新模式,走出人才共育新路子,焕发文化共兴新气象,打造生态共创新样本,健全组织共建新体系,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莆田样板。

四、推进“一村一档、一村一策”。一是多渠道汇聚完善一村一档。汇集农业农村部门和其他部门原有村级相关数据,激活闲置数据,打破数据烟囱。通过经营性收入范围、五大振兴成效评价、村庄分类和是否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等四个参数对全市972个村(社区)进行赋标;调用农业农村部系统中村级资产负债表、资源性资产清查表、经营性固定资产登记表等“三表”数据,上图供各村(社区)使用;村级收集填报乡村人才库,罗列本土人才,离土人才,外来人才和优秀学子等四类人才来共同参与乡村振兴;资源禀赋、美丽休闲乡村、一村一品、农业生产主体、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标签共同充实一村一档。二是多举措谋划推进一村一策。上线发展清单,聚焦资源禀赋和村集体或群众增收,挖掘产业项目,形成产业项目发展清单,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后通过填写上报系统。衍生问题清单,需要政府部门要素保障和协同解决问题,如土地要素、规划审批、法务、财政、金融、林业、文旅、人才等,通过数字化机制给村集体发展赋能,找准难点、堵点,逐个击破,通过基层治理版块后台流转到相应部门。派发服务清单,系统自动生成服务清单,根据问题清单流转情况,派发到问题实际协调部门,办理回复后由村(社区)勾选闭环,考核部门闭环率,截止4月3日,全市已梳理上图乡村产业发展清单6750个、问题清单1805个、服务清单1805个,各类人才17470人。

领导署名:张金龙

人:黄进斌

联系电话:2382951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