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13号建议的答复

莆农综〔2025〕37号
来源: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04-08 23:01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赖冬凤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建立“特色农业”服务窗口的建议》(第121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议中提出的“我市特色农业起步较晚,起步较低,扶持力量较弱”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你提出了成立促进“特色农业”服务办公室,对扶持“特色农业”的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实行统一协调、统一组织、统一领导。专门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指导等建议,为我们今后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借鉴参考。我们将认真吸纳你的建议,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强农事服务。我局已成立果茶菌、蔬菜、粮油、畜禽、综合农事服务工作小组,将持续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技术、智力等支持支撑。同时,拓展农事服务内容,结合“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将农业“五新”推广等与农事气象服务深度整合,发布各类农业预测预警简报,纳入“全市一张图”,及时向农户推送,特别是针对续强降雨、台风等灾害天气,组织农事服务小分队主动下沉一线,深入“特色农业”产业重点产区,指导农户落实好防灾减灾措施。此外,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付书记关于“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部署要求,立足职能职责,及时召开特色农产品如应季水果生产销售等农事服务复盘会,聚焦品种选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栽培技术改进等方面深入研讨,分析存在问题,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增收增效、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打造重点片区。2023年以来,我市创新开展了木兰溪流域7个乡村振兴重点片区建设,7个重点片区的建设,从机制上,片区示范引领模式走在全省前列;从布局上,实现木兰溪流域上中下游、山区平原沿海全覆盖;从产业上,片区建设推动了“四大名果”“海洋十大珍品”等莆田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发展;从区域上,村与村之间融合一体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得到连片改善提升。其中的仙游县度尾镇的“柚相邻”片区、“北洋荔林水乡”片区、城厢区华亭镇桂圆产业片区,涵盖了我市文旦柚、荔枝、桂圆3个重点产业。当前,我市已被列为中国生态低碳大食物系统项目候选区,我局将以此为契机,适时拓展以枇杷、海洋牧场及甘薯等典型农食为主题的片区,届时“特色农业”更多产业将融入片区建设一体打造,实现片区全覆盖,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着力培育知名品牌。引导“特色农业”生产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和品牌的培育、申报、认证、注册等工作,扶持企业申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良好规范认证,引导和鼓励莆田特色农产品申请应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在主产区举办文化节,挖掘和丰富品牌内涵,培育品牌文化,通过新媒体推送提升品牌宣传,整体宣传莆田“特色农业”品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省内外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加大莆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开拓省外市场,拓宽销售版图。进一步加大农产品的特色宣传,文化建设,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可信度,为生产经营者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开展市场营销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和宣传服务。将农产品企业培育成市级、省级龙头企业。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特色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等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

四、着力提升科技水平。加大“特色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技成果应用,积极与科研、院校协作,引进新品种。发挥莆田农产品资源丰富、质量优、品牌信誉高等优势,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发挥优势,调高调优调特。推广“五新”技术,加大“特色农业”产品技术培训、产业标准的制定与宣贯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设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处理,建立冷链运输配送体系,延长市场供销质量和供应期。发展深加工,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工艺,提升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

领导署名:张金龙

人:黄燕彬

联系电话:2382951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