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5月份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月报

来源:市海渔局 时间:2025-05-16 15:58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一、监测情况

  2025年4月,我市平均养殖水温18.37℃。全市11个病害测报点,监测养殖面积170.84公顷,其中海水池塘63.33公顷,海水筏式91.87公顷,海水高位池与水工厂化12.34公顷,海水滩涂3.30公顷。监测品种3个,为南美白对虾、鲍鱼、牡蛎。

  本月我市11个测报点无病害发生。

  二、病情分析

  4月份气温、水温变化幅度小,气猴适宜,养殖环境相对稳定,对水产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健康形成有利影响,促进养殖生物的免疫力增强,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各养殖户也较注重日常养殖管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病害发生率。

  南美白对虾:无病害发生。

  鲍鱼:无病害发生。

  牡蛎:无病害发生。

  三、病情预测

  (一)6月份进入夏至节气,气温、水温持续升高,水生动物摄食量加大,养殖水体中残饵和排泄物逐渐增加,病原生物繁殖速度加快,期间又恰逢梅雨季节,雷雨天气频繁,极易造成养殖环境水质突变,水产养殖病害逐渐增多,各养殖场需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加强生产管理。此外,多关注赤潮、台风等预警信息,提早做好相应防范措施。

  需重点防控以下几种水产养殖动物病害:

  1. 

  重点预防赤潮生物引起的缺氧、中毒等,重点关注赤潮高发区域。

  2. 对虾

  易发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虾肝肠胞虫病、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等,重点关注对虾高密度养殖区域。

  3. 大黄鱼

  易发锥体虫病、刺激隐核虫病、春苗虹彩病毒病等。

  四、防控措施

  1.缺氧防范措施:应减少或停止投饵;清理网箱上的附着物;可增加增氧设施或使用增氧剂;疏散网箱分布密度,减少箱内养殖密度。

  2.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为携带特定毒力基因的弧菌,包括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等,主要危害对虾。病虾活力下降,行动迟缓,摄食量少,肝胰腺变白、萎缩并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斑点,空肠空胃。⑴选用优质苗种:选择检疫合格的不携带病原、无伤、体质健壮的苗种,合理控制放养密度;⑵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体洁净,每10天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对池水泼洒消毒一次,减少池中致病菌。⑶放苗后,定期检测弧菌,做到早发现早预防;⑷加强饲养管理:定时、定量、多点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增强免疫力,减少应激。

  3.关注强降水、赤潮、台风等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准备。预防温度变化导致养殖虾类暴发疾病,通过投喂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等提高虾类抗应激能力,通过增加养殖池水深、提高溶解氧浓度、调控水质等措施避免水质出现剧烈变化。

  4.锥体虫病随着海区水温上升,该病陆续发生,主要影响50~150g的鱼体,主要症状为厌食,呼吸困难,离群缓慢独游,下颌发红,鳃盖、头及体表溃烂,血液浓度稀,严重贫血;镜检在鳃、血液、肝脏等均有发现虫体,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⑴选择健康、检疫合格的苗种;⑵加强饲养管理:选择优质配合饲料,在饲料中定期添加复合维生素、免疫增强剂等,提高鱼体免疫力,保持水流通畅,降低养殖密度;⑶及时捞除死鱼,集中做好无害化处理,减少病源传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