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监测情况
2024年5月,我市平均养殖水温19.61℃。全市11个病害测报点,监测养殖面积86.87公顷,其中海水池塘43.33公顷,海水普通网箱25.87公顷,海水滩涂6公顷,海水高位池11.67公顷。监测品种3个,为南美白对虾、鲍鱼、牡蛎。
本月我市2个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测报点发生病害,占全市监测点18.18%,详见下表:
|
种类 |
病名 |
养殖方式 |
监测面积(公顷) |
发病面积(公顷) |
发病面积 比例(%) |
监测区域月初存塘总量(尾) |
发病区域月初存塘量(尾) |
死亡数量(尾) |
发病区域 死亡率(%) |
||
|
平均 |
最高 |
平均 |
最高 |
||||||||
|
南美白对虾 |
不明病因疾病 |
海水高位池 |
11.67 |
3.73 |
6.79 |
83.33 |
16350000 |
6230000 |
70000 |
1.12 |
8.70 |
注:平均发病面积≈发病面积/监测面积*100.
二、病情分析
5月份水温逐渐升高,降水多,昼夜温差大,易发生应激反应。养殖生物摄食活动也逐渐增加,残饵增多,发病率有所上升。日常管理中要密切注意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变化情况。
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应激死亡及自然死亡。
鲍鱼:无病害发生。
牡蛎:无病害发生。
三、病情预测
7月份进入高温季节,雷雨、台风天气高发,养殖水质容易恶化,水中各种病原生物快速繁殖,极易发生水产养殖病害,对水产养殖造成不利影响,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饵料投喂、池塘消毒及水质调控等养殖管理工作,重点防控以下几种水产养殖动物病害:
1. 对虾
易发对虾肝肠胞虫、弧菌、白斑综合征、虹彩病毒病等病害,重点关注对虾高密度养殖区域。
2. 鲍
重点预防高温综合征、缺氧等。
四、防控措施
1.缺氧防范措施:应减少或停止投饵;清理网箱上的附着物;可增加增氧设施或使用增氧剂;疏散网箱分布密度,减少箱内养殖密度。
2.对虾白斑综合征等防范措施:选择健康不带病毒的虾苗进行放养,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养殖过程中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做好水体消毒和水质调控工作;采用生物酶、免疫多糖及维生素C等改善虾体肠道环境,提高虾体的免疫力,加强对虾的应激能力;可采用鱼虾混养等模式进行生物防控,利用鱼类吞食病虾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3.关注强降水、台风等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准备,预防温度变化导致养殖品暴发疾病,通过投喂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等提高养殖品抗应激能力,通过增加养殖池水深、提高溶解氧浓度、调控水质等措施避免水质出现剧烈变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