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监测情况
2023年5月,我市平均养殖水温23.12℃。全市11个病害测报点,监测养殖面积89.62公顷,其中海水池塘43.33公顷,海水普通网箱28.62公顷,海水滩涂6公顷,海水高位池11.67公顷。监测品种3个,为南美白对虾,鲍鱼,牡蛎。
本测报月我市3个测报点发生病害,占全市监测点27.27%,为南美白对虾海水高位池、海水池塘养殖发生病害。详见下表:
注:平均发病面积≈发病面积/监测面积*100.
二、病情分析
5月份,随着气温、水温逐步升高,水产养殖品种摄食活动增多,水体中各类病原微生物也逐渐活跃,水产养殖进入病害多发期。
南美白对虾:出现弧菌病及不明病因疾病死亡。
鲍鱼:无病害发生。
牡蛎:无病害发生。
三、病情预测
(一)7月气温以及水温逐渐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疾病高发季,同时进入雨季及台风的高发季节,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引发多种疾病,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和暴雨洪灾造成养殖水生动物缺氧泛塘和逃逸,应注意提前做好相应防范措施。关注强降水、台风等预警,做好养殖池塘、苗种的消毒及水质调控。
1. 鲍鱼:易发生缺氧、高温综合征等。
2. 南美白对虾:易发虾白斑综合征、虾肝肠胞虫病、弧菌病等。
(二)建议措施
1、南美白对虾:以预防为主,选择健康虾苗;放苗后,定期检测弧菌,做到早发现早预防;要做好水体消毒和水质调控,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养殖过程中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饲料。
2、雨季生产管理:注意高温、强降水、台风等极端天气发生,及时修补被雨水冲刷损坏的塘埂及设施。与外河水位差较高的池塘,应调节水位减少水位差,防止倒埂逃鱼;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池塘,造成水体浑浊,引起光照不足,易造成池塘缺氧现象,应增加开增氧机时间,必要时24小时开机;降雨易导致水温降低,鱼类摄食减少,应适当降低饲料投喂量,防止饲料浪费和预防水质恶化,可在饲料中添加合法的饲料添加剂,增强养殖动物抗病和抗应激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防止雷击、设施漏电、电线落水等引发的触电意外。
3、加强海区卫生管理,发现死亡个体时尽快捞出并做无害化处理,防止养殖区自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