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类 |
病名 |
养殖方式 |
监测面积(公顷) |
发病面积(公顷) |
发病面积 比例(%) |
监测区域月初存塘总量(尾) |
发病区域月初存塘量(尾) |
死亡数量(尾) |
发病区域 死亡率(%) |
||
|
平均 |
最高 |
平均 |
最高 |
||||||||
|
南美白对虾 |
不明病因疾病 |
海水高位池
|
11.67 |
1.07 |
9.14 |
26.67 |
1554000000 |
1550000000 |
6000000 |
0.39 |
0.39 |
注:平均发病面积≈发病面积/监测面积*100.
二、病情分析
1-3月份气温、水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水产养殖动物应激增强。但养殖水质、底质仍不稳定,残饵和排泄物容易引起水质恶化,特别是早晚温差大,易导致疾病发生,注意调整养殖环境及降低养殖密度。对虾养殖要采购经检疫的合格苗种,池要勤改底,调节好水温,避免温差过大,另外添加多维、钙质等添加剂提高抵抗力。
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2-3CM规格新苗出现少量死亡。
鲍鱼:无病害发生。
牡蛎:无病害发生。
三、病情预测
(一)5月份,随着“立夏”、“小满”两个节气的来临,气温、水温也将逐步升高,养殖水体中各种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开始滋生繁殖;白天水温高,夜晚水温低,昼夜温差大,容易因水温突变引发应激反应。4-6月份还是赤潮易发季节,应关注赤潮的发生,需重点防控以下几种水产养殖动物病害:
1.对虾:易发肠炎病、蜕壳不遂症等,重点关注对虾高密度养殖区域。
2.鲍:重点预防赤潮生物引起的缺氧、中毒等,重点关注赤潮高发区域。
(二)建议措施
1.赤潮期间:不投饵料;对于方便移动的小范围养殖网箱,可将网箱加盖进行下沉,并至少与海底保持2米距离;将养殖网箱搬移到无赤潮海区或临时移到岸上养殖;有条件的养殖场在赤潮高发期,可配备增氧设备,在低、平潮时及时增氧。
2.缺氧防范措施:应减少或停止投饵;清理网箱上的附着物;可增加增氧设施或使用增氧剂;疏散网箱分布密度,减少箱内养殖密度。
3.细菌性肠炎病:加强饲养管理,选择优质饲料,不使用腐败、霉变的饲料,防止“病从口入”;可按照使用说明用氯制剂、碘制剂等进行消毒。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