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出的关于《利用“乡愁式”微景观盘活乡村老旧闲置空间的建议》(第2022238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在“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的前提下,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做好闲置乡村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工作。一是文物资源致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充分挖掘文物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文物的自身特性优势,将闲置的乡村文物资源打造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如将陈国柱故居、梅洋江氏民居、崇兴灯炉寨、珠江林氏民居、东石土楼等较具教育意义或者代表性的闲置乡村文物资源打造为传统文化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江口姚五哥大厝、洋尾李富祠、东大村姚馀三故居、园头陈春德宅等根据自身特点分别开辟为下南洋文化记忆馆、家风家训展示馆和传统文化展览馆;将玉塔陈氏民居、塔林戴天恩故居等开辟为农家书屋等。二是文物资源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利用乡村闲置文物资源特质探寻文旅融合开发新途径,着力提高乡村闲置文物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打造为旅游开发基地。如:中国传统村落后黄村,文物资源极其丰富,整体保护提升后,结合农业休闲、农产品采摘,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光,目前正在申报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涵江区江口镇东大村,侨宅密布,最早的侨宅姚馀三故居,经过改造提升,现已成为涵江区蒜溪南洋文创小镇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仙游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济川村,很早就高度重视村内闲置古民居的保护,先后投资7500万元,召集能工巧匠对于茂故居、枪楼、云潭古民居等进行保护性修缮和村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已成为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的重要名片。三是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品牌。以乡村旅游标准化、规划为抓手,持续完善旅游厕所、乡村文旅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体系,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至目前,全市培育了107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其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金牌旅游村(含4星级)10个。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坚持以发展促保护,保护促发展的基本原则,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就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这些乡村闲置文旅资源进行科学部署。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和智慧文旅平台建设,在遵循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开放导则》的前提下,优化完善文物保护利用开发方案,对乡村闲置文物的活化利用进行合理、科学定位,引入新型业态,挖掘传统老字号品牌价值,将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教育产业优势,打造一批乡村遗产酒店,推出一批文化遗产游、名人故居游等微旅游线路,建设一批文化遗产研学基地,培育一批乡村文物活化利用精品案例。二是加强指导培育创建。选择资源条件优、发展潜力好、基础设施完善的村庄列为乡村旅游培育对象,并指导做好前期培育和品牌申报相关工作。同时,视情选派创建单位参加全省文旅品牌发展专题培训。三是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对列入文旅游品牌创建计划的,优先支持申报省级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资金补助,重点用于游客中心、公共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导览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服务质量提升。对获得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金牌旅游村、观光工厂等品牌的,实施文旅品牌奖励。
领导署名:蔡明贤
联 系 人:李志扬
联系电话:13859887896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7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