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审计局关于202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公告

来源:市审计局 时间:2021-08-30 16:43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2021年8月26日,受市政府委托,市审计局局长余丽红向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作了《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现将审计情况公告如下:

  2020年,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的会议精神,认真执行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各项决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大力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有效促进高质量发展,市本级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

  ——科学精准施策,经济运行企稳向好。面对新冠肺炎冲击,各级各部门出台一系列非常时期特殊举措,及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市区财政安排986万元,设立全国首家由“政府买单”的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并推出存量贷款余额利率减免优惠政策和“农惠保”融资担保业务,支持2000多家企业获得贷款支持,促进全市经济快速稳定复苏,财政收入在3月份“触底”后逐月回升,当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收入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二和第三位。

  ——切实惠企利民,“六稳”“六保”有效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为承租户减免租金4623万元,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财政贴息和奖补1110万元。全市民生类支出182.4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2%,占比持续保持在七成以上,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医保、基础养老金等补助标准。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抢抓政策机遇,资金筹集积极有为。敏锐把握今年新增赤字和特别国债共2万亿的政策动向,抓好部署谋划,全市共获得特别国债6.18亿元,特殊转移支付9.47亿元。抢抓政策窗口,积极筹划项目申报,全市共争取到债券资金202.6亿元,走在全省前列。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

  ——强化体系建设,绩效管理成效明显。初步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预算绩效指标库已收录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6000多条;对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等16个项目14.29亿元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及时监控绩效情况并调减或撤销222个项目,涉及资金7.8亿元;强化评价结果应用,调减城投等项目资金1.66亿元、调增扶贫等项目资金0.65亿元。2020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省对市考评中排名第一。

  ——注重结果运用,问题整改有力有效。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要求,把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和效能督查等重要内容,持续加大问题整改力度,进一步促进规范管理、建章立制,整改成效持续提升。上一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揭示问题99个,累计整改到位90个,整改到位率达91%,移送有关部门问题线索19条,已处理相关责任人员9人次。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一)决算草案方面。一是决算草案收入数据不够完整。8家单位非税收入未在规定时间内上缴国库,决算收入少计1646万元;二是部分结转项目资金支出率偏低。2019年底财政结转项目53个计2.92亿元,其中上级专项结转47个计2.85亿元,2020年支出率88.9%,支出率30%以下的项目9个。

  (二)市级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一是有11个专项资金预算调整比例大于50%;二是1个专项资金未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制定奖励申报细则;三是2个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未明确执行期限。

  (三)上级转移支付管理方面。有17笔1.31亿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超过100天下达;个别单位对下级政府的补助资金未实行转移支付管理,直接向区级预算单位实体账户拨付。

  (四)预算绩效管理方面。一是5个单位6个项目未开展绩效目标管理,3个新增预算项目未开展事前绩效评估,4个单位未开展整体支出目标管理;二是24个单位26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50%,但自评分数却在90分以上;三是57个单位72个项目未能通过绩效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整改纠偏。

  (五)存量资金盘活方面。当年从存量资金中安排预算4018万元,有1230万元未支出,形成二次沉淀;有12家单位实体账户7082万元存量资金未及时清理上缴财政统筹使用。

  二、市直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审计加大了数据分析全覆盖的力度,涵盖273家单位1112个项目,并重点对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和市海洋渔业局4个部门及所属部分单位实施现场审计。发现:一是部分单位预算编制不够精准,一般公共预算调整中有42个新增项目执行率低于50%,占比28.2%,涉及预算6732万元;二是资金支出较慢,市直部门单位上年结转资金5.31亿元,全年支出2.51亿元,总体支出率47.4%;三是内控管理不够到位。2家部门有579个往来款项2年以上未清理;四是资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未及时入账和开展定期清查盘点。今年还组织对湄洲岛管委会202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存在预算管理不够到位,有4594万元存量资金长期未盘活使用;支出管理不够规范,区级专项资金未设立管理办法,债券资金未编制支出绩效目标等问题。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一)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方面。主要对城厢区、涵江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金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工作落实不够到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有待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不够有力,违规畜禽养殖现象屡禁不止;农村承包地土地确权不精准不规范,土地流转工作落实不到位;乡村振兴规划项目实施成效不佳,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推进力度不够。

  (二)闲置土地审计调查情况。重点调查了市本级和荔城区闲置土地情况。发现存在用地审批中有批而未供、土地供应计划完成率较低、部分土地出让交地后长期闲置、个别工业园区土地建成率低等问题。

  (三)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实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市外贸进出口不平衡,个别区利用外资任务未完成和部分专项资金未及时拨付。

  (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政策实施方面。2020年5月,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处联合出台文件,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下达任务清单,采取8种不同方式对394宗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处置和分类监管。截至2021年4月25日,尚有92宗未完成处置。

  四、重点基金和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一)重点基金审计情况

  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情况。一是个别县区未及时拨付居民养老保险预算资金;二是截至2020年底,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累计未到位131万元;三是职业年金活期存款未实行优惠利率。

  2.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情况。一是2020年个别县区财政补助医保资金未足额到位;二是有74人属于意外伤害造成的应由社会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违规在医疗保险基金报销26.7万元,目前该资金已全额追回;三是部分医疗机构通过违规分解住院多结算医保基金20.7万元,目前多结算的基金已全部扣回。

  (二)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方面。2020年度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共22个,子项32个,计划投资22.38亿元,实际完成31.36亿元,完成投资140.1%,其中打通断头路和智慧停车平台建设2个子项目未完成年度任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健康莆田行动项目,相关职能部门未及时出台计划任务和补助标准;“肝净行动”补助门槛高,受益对象少,政策成效不明显;二是推进养老服务工程建设项目,个别农村幸福院设施仍未配备齐全,个别资金未拨付到位;三是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项目省级以奖代补资金支出率低;四是农家书屋示范工程项目个别县区财政资金未拨付到位;五是道路畅通工程项目存在道路建设工程款未及时拨付。

  以上反映的是202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主要问题,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主动推进整改。

  五、审计建议

  (一)强化预算刚性约束。要健全预算项目准入机制,加强预算项目库建设,严格准入审核;科学制定预算安排项目支出计划,督促各部门加快资金支出进度,确保财政资金及时发挥效益。市直各部门单位要加强经济形势预判和政策前瞻性研究,科学精准编制预算,避免预算执行频繁变更,及时跟踪支出进度,对无法形成支出的要主动调减或上缴财政。

  (二)完善存量资金盘活机制。要定期组织清理本级财政、部门的往来款项,深入分析单位实体账户资金余额,挖掘存量资金。对已清理上缴财政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要做好安排使用前的准备工作,避免形成二次沉淀。对部门结余结转常年居高不下的单位,应相应缩减以后年度预算规模。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完善转移支付提前下达制度,对支出进度慢、落实不力的单位应及时通报或约谈,促进部门存量资金盘活。

  (三)加大土地处置力度。要探索建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挂钩制度,督促各县区要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和盘活利用力度,及时发挥效益,规范土地市场行为;对批而未供的土地,要逐宗调查核实,全面摸清情况,分门别类,倒排处置计划,制定具体可行的处置方案,明确时间节点要求、处置措施和责任人,优先作为存量建设用地利用,促进土地资源使用的高效集约。

  单位负责人:余丽红  联系人:陈清远  联系电话:2294530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