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市国资委:环卫筑基 生态蝶变——资源循环集团以“海陆空”联动书写湄洲生态治理新范式

来源:市国资委 时间:2025-09-12 17:13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湄洲岛作为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兼具独特的海岛生态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等多重属性,承载着文化传承、两岸交流等特殊作用。在生态保护红线要求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莆田市资源循环集团以创新之笔精准破题,为海岛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典范,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格局,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治理新标杆。

  一、构建三维立体网络,破解海岛治理难题

  构建“海陆空”全覆盖三级环卫体系。推行“四色分类、五色收运”精细化管理。为全岛1万多户家庭配置干湿分类桶,实施“桶车一色、全域上门”垃圾收运方式,确保生活垃圾源头精准分类。建成全省首座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利用厨余垃圾制作肥料用于岛上园林绿化种植养护,形成“收集-转运-处置”全链条闭环管理。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大件园林废弃物破碎处置厂、废泡沫压缩站、废旧纺织品回收点、废弃玻璃收集点及有害垃圾暂存点,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海空联动,精准治理,实行海漂垃圾动态清理机制,组建专业化海漂垃圾清理队伍,配备全市首艘机械打捞船、巡查快艇,结合小型人力打捞船采用潮汐保洁分级管理方式,实现“点-线-面全覆盖。同时,运用无人机轮回巡查与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发现-响应-清理15分钟应急处置机制

  二、数字赋能智慧环卫,提升环卫治理效能

  打造“环卫一张图”智慧管理平台,集北斗定位、物联网感知、AI识别等前沿技术为350余名环卫作业人员配备北斗电子工牌,对138部清运车安装GPS定位终端,实现作业轨迹实时监控在重点区域部署智能监测设备,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形成“问题发现-智能派单-闭环处置”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同时,利用无人机空中全局视野,对全岛海岸沿线进行常态移动巡查,实时掌握海漂保洁作业情况,切实提高海环卫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溯源能力及处置实效性。

  三、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厚植生态治理根基

  将生态理念融入妈祖文化传承,建成全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教站,通过VR、互屏幕动等现代化技术综合呈现湄洲岛环卫发展历程、垃圾分类成效、资源循环利用、未来发展方向的综合性环卫科普馆。开拓垃圾分类第二课堂,利用宣教站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设置游戏互动抢答和可回收物DIY手工制作为岛内居民以及商户入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引导民宿、餐饮企业加入“无废联盟”,形成全社会共同守护海岛生态的浓厚氛围。

  市资源循环集团“海陆空”立体联动,不仅有效破解了海岛垃圾治理难题,大幅提升了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水平,改善了人居条件,增强了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促进了旅游与循环经济发展,更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海岛生态治理标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