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市计量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和全省计量工作会议精神,以发挥计量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为抓手,按照“强基层、严监管、促合力、重服务”的方针,着力建立两个机制,优化两个技术机构资源配置,抓好法制计量、民生计量、能源计量、工业计量四个工作重点,促进我市计量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工作要点如下:
一、建立两个机制
1、建立计量协调机制:一是每月召开一次科所协调会。主要任务是互通工作情况,协调工作事项,明确配合方法;二是每季度召开一次计量例会。参加人员是各县(分)局、质监办事处、稽查支队、计量科、市计量所、仙游县质计所相关人员,主要任务是通报工作情况,分解工作任务,提出工作要求。
2、建立计量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计量管理部门、执法部门和计量技术机构的联合办案力度,计量技术机构于每月5日前按照三局、三办的行政辖区分别填报拒检移交单,并提供催检或欠费催款通知单;市局计量科将任务按辖区进行分解和移交,三局三办接到拒检移交单任务后,在3个工作日内派出执法人员进行检查,予以现场处罚或立案查处,督促使用单位依法送检并整改到位,计量技术机构要把检定(校准)证书复印一份报送三局三办,形成闭环。
二、优化两个技术机构资源配置,提升能力水平
1、加强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检定人员监督管理,强化计量基础业务知识培训和岗位练兵工作,进一步提高计量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2、开展辖区内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监督检查,规范计量检测校准行为,提高其公正性、科学性和检测水平。
3、推动市、县计量技术机构计量综合能力提升。市计量所今年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成实验室搬迁,通过CNAS认可;二是要加强环境监测、节能减排、道路交通安全等项目的建设力度,同时结合莆田产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建设计量标准,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生计量方面:新建水表检定装置、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测速装置、机动车雷达测速仪检定装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检定装置﹑医疗计量仪器等11套计量检定装置;环保计量方面:建立化学需氧量在线自动监测仪、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烟气分析仪、铜、镉磷水质自动分析仪和明渠流量计等6套计量检定装置;工业计量方面:建立温湿度计检定装置、浮筒液位变送器检定装置、流量计检定装置φ(50-200)cm水表检定装置、二等标准金属量器组、F1等砝码标准装置、立式罐计量仪、多功能流量标准装置、长度校准装置等12套计量检定装置。仙游县质计所今年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分级评级后续整改提升工作;二是加强电子血压计等关系民生的计量标准建设;三是更新压力表检定装置,购置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测用的电子天平、解冻柜、干燥箱等设备。
三、抓好民生、能源、法制和工业计量四个工作重点
(一)抓好计量惠民工作,促进民生持续改善
1、对全市村级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用的血压计、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可见分光光度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血压计,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台案秤实行免费检定工作,切实减轻企事业和个人的负担,提高这些领域在用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
2、加强水表、煤气表首检工作。一是召集全市36家自来水公司和乡镇自来水厂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宣贯计量法律法规,提高其计量法制意识,强化其法律责任;二是组织开展计量行政执法,为水表首检工作提供有力的执法保障。加强对辖区内的自来水公司、乡镇自来水厂等的执法检查,对使用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水表的经营单位立案查处。三是加强对辖区内楼盘的水表和煤气表等的执法检查,对使用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水表和煤气表的经营单位立案查处。
3、开展“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行动。 在医疗机构、商店超市和配镜等三个行业中建立强检计量器具电子和纸质建档备案及检定工作,引导其签订诚信计量承诺书,实现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树立诚信计量典型,努力营造公平守信的和谐消费环境。三局三办在三个领域计划实现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单位数105家。
4、联合市经贸委、市工商局,加强对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的监管,督促集贸市场和超市配置公平秤,确保计量准确可靠,减少短斤少两违法行为。
5、加强加油站计量管理,减少投诉量。督促各加油站自备20L标准金属量器,若消费者对加油量有异议,可要求加油站用该计量器具进行测量。
(二)抓好能源计量工作,推动企业节能降耗
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重视能源计量工作。积极向企业宣贯《节约能源法》、《计量法》、强制性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以及省政府的相关政策要求,增强企业做好能源计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以执法为抓手,推动强制性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的实施,指导督促用能单位按照标准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定期对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提高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和检测率。依法查处用能单位未按规定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和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等计量违法行为。
3、寻找有效服务企业节能降耗的切入点,将能源计量服务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积极开展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福建太平洋电力有限公司等3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工作,推进5家重点用能企业总能耗计量数据和1家工业锅炉热效率数据采集工作,完善企业能源计量档案动态管理,指导辖区内列入全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工业企业实时更新网上直报系统。
(三)加强法制计量工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加强商品量计量监管,将执法与规范相结合,监督与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我市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抽检合格率,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按照省局的部署,开展商品量省级计量监督抽查,我市计划对大米、粮食加工品、食用植物油、茶叶、水产加工品、肉制品、瓶装液化气、水泥、饲料等9个品种进行抽查,每个品种抽查10批次。对省抽、市抽不合格的,移交三局三办处理。
2、加强机动车安检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辖区内每家机动车安检机构开展季度巡查和半年抽查,并完善已建立的档案,确保机动车检验检测工作质量,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计量保障。同时,今年要按省局即将出台的安检机构分类监管工作方案,认真做好分类监管这项工作。
3、加强辖区内医疗卫生行业的医疗计量器具监管。一是主动向市政府汇报,争取市政府对医疗卫生计量器具监管工作的高度关注,并在加强计量监管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加强与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协作,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对我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回头看”监督检查。四是认真总结经验,借鉴好的做法,将检查工作向全市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私人医疗机构延伸,做好医用计量器具电子和纸质建档备案及检定工作。五是从今年开始对全市41家乡镇卫生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58家村级卫生所所有计量器具实行免费周期检定工作,使基层和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合法权益。
4、加强对计量器具生产企业的监管,加大对辖区内每家制造计量器具许可企业巡查力度。查处无证或超范围生产计量器具以及生产假冒伪劣计量器具的违法行为。
5、加强计量案件查处(含计量器具拒检单位跟踪落实情况),形成闭环。及时查处计量投诉和违法违规案件,仙游县局、各分局、质监办事处、稽查支队各办理计量案件数不少于8个(其中办理拒检案件不少于3个)。
四、强化企业计量工作,提高计量管理水平
1、推动计量基础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三局三办各1家),指导计量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型企业按照“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的要求努力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计量检测保证体系。
2、加强计量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宣传和咨询服务,进一步增强企业领导和计量技术、计量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计量意识和质量意识。
3、引导企业依法加强在用计量检测设备和强检计量器具的管理,加强对原材料、生产工艺过程和成品的计量检测,提高计量保证能力。
4、围绕计量服务产业发展、计量服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发展等内容,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并由市局计量科牵头,撰写1篇工作调研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