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粮食局2014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及第二季度工作思路

来源:本网 时间:2014-04-08 22:12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今年以来,我市粮食工作在省粮食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履职指南,以确保地区粮食安全为己任,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和轮换机制,强化粮食流通监管,着力抓好涉及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加快粮库建设规划实施,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一、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一)加强调控监管,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今年以来,为切实加强粮油市场调控,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保证粮油市场不断档、不脱销,防止粮价异常波动,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我们采取了六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落实成品粮油储备。目前,我市已建立动态大米储备2000吨,食用油储备1500吨(含小包装200吨),我们分别在骨干加工企业与骨干粮店落实大米储备近4500吨,粮油总库存量达8000吨,能满足纯购粮人口10天的用粮需要。二是加强应急企业管理。我市已确立骨干加工企业6家,骨干粮店11家,这些骨干企业分布在我市的城区和人口密集的重要乡镇,骨干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3838吨,骨干粮店日供应能力54.2吨。当市场供应相对紧张,粮价出现较大波动时,应急加工企业增加加工量,骨干粮店做好销售工作,并依托所属的联锁店,增加市场粮油供应数量。三是做好2013年引粮入闽奖励企业审核工作。根据《福建省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引粮入闽奖励企业审核工作》的精神,我局与市财政局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核后认为莆田市东南香米业发展有限公司系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福建省大宗农产品骨干企业,日加工能力1758吨,2013年省外调入稻谷7021吨,符合奖励申请条件。正式向省里推荐莆田市东南香米业发展有限公司骨干粮油企业作为2013年引粮入闽奖励对象,上报省财政、粮食局审核。四加强军粮供应管理。严把军粮采购、加工、入库和分装质量关,实行军粮统一招标采购、“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和“三专”管理,确保“按时、按质、按量”供应部队用粮。上报荔城军粮供应站作为2015年维修改造点,计划投入维修改造资金53.1万元;涵江军粮供应站作为2016年维修改造点,计划投入资金148万元。五是做好社会粮油供需调查。认真开展对粮油经营户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工作,加大流通统计覆盖范围,将取得粮食经营资格的企业全部纳入统计范围,并督促他们按时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认真完成全社会粮油供需平衡及农户存粮调查工作,为政府粮食宏观调控和行业指导提供可靠依据。六是落实预警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粮油价格监测网络,在全市设立16个粮情测报点,实行粮油价格日常监测与节日重点监测、面上监测与重点企业监测、数据监测与信息专报相结合,及时掌握粮油价格动态,编制粮油价格动态信息15期,为上级粮食部门和政府提供可靠信息。

 

 

    今年一季度,我市粮油市场供应充裕,小麦(面粉)价格基本平稳,食用油价格小幅下降,稻米市场价格整体呈小微上涨趋势,粳米价格比年初上涨4-5%。预计后期我市粮油市场的上涨空间有限,稻米市场整体以稳为主,小麦(面粉)、食用油价格将稳中有涨。

    (二)抓好轮换管理,确保储粮安全    储备粮是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市场,保证粮食安全最重要的物质手段,为加强管理,我们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储备粮轮换准备工作。按照推陈储新原则,为确保储备粮安全,已对我局直属企业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和市粮油批发有限公司承储的2011年度市级储备粮向市人民政府提出轮换请示,并新出台《莆田市地方储备粮轮换操作规程》(修订稿)。储备粮轮换将严格按照《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和《莆田市地方储备粮轮换操作规程》(修订稿)的规定,进入招投标程序操作,对新轮入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和品质等根据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验收。二是规范粮食出入库台账管理。为提高储备粮管理水平,规范储备粮台账管理,根据《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结合我市粮食企业的实际情况,经局务会议研究,制定出台《莆田市粮食局关于规范粮食出入库台帐管理的通知》,对我市粮食出入库台帐以及单证进行统一规范,把台账管理责任落实到库点、落实到具体岗位。三是做好防汛麻袋轮换准备工作。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市政府于2003年11月同意从2004年度起建立市级防汛麻袋储备15万条,其中莆田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8万条,莆田市城厢粮食购销公司3万条,莆田市涵江粮食购销公司4万条。而2009年轮入的7.5万条至今已储存满5年,已向市人民政府提出轮换请示着手轮换,确保市政府防汛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

 

    (三)认真履行职责,加大监管力度    一季度我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以粮食收购与库存监管为主线,以粮食质量安全为重点,以开展专项检查为抓手,认真落实国家各项粮食政策,全面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一是开展粮食系统治理“餐桌污染”专项检查。我局从1月15日起为期半个月,抽查全市23家粮食企业,现场抽检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共 38批次,代表数量1234吨。监测项目包含监测国家标准规定质量指标,增加大米测镉,小麦粉测过氧化苯甲酰,食用植物油测黄曲霉毒素B1项目。从抽检结果看,38批次质量指标全部合格,合格率100 %。骨干粮食加工企业均持有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卫生质量基本符合标准,骨干粮店都能出售放心粮油,但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个别骨干粮店、个体零售店出现出售大米水份超标,小型粮食加工厂和个体零售店粮食出入库产品质量管理档案还不够健全等问题,均当场责令整改。二是做好辖区内粮食收购许可证等核查工作。对全市29个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粮食经营者、7家骨干粮食加工企业和14家骨干粮店进行严格的审验,核定了2014年各类粮食企业最高库存90801吨,最低库存10604吨,规范了粮食流通市场秩序。三是做好粮食库存检查准备工作。根据闽粮检〔2014〕2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2014年莆田市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定于4月份,对全市8家承储单位,36个库点进行春季粮食库存大检查,要求检查各类性质粮食16.41万吨,食用油1500吨,确保实现“一符四无”和“一符三专四落实”。

 

    (四)抓好仓储规划,加快建库进程    进一步抓好粮食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工作,改善仓储条件,逐步实现仓储设施布局合理,储粮条件完备,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在兴化湾筶杯岛建设5万吨级粮食专用码头1座,年交易能力达80万吨的市粮食批发市场1个,并征地1000亩集中集约建设粮食流通设施,目前,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二是荔城区粮食储备库项目位于黄石镇天马山西侧山脚下,计划征地49.36亩,建设102m×30m×8.9m平房仓3座,总仓容3.5万吨,2012年底完成项目规划选址、可研报告、立项、环评、方案设计、用地征迁、工程招标等前期工作。已于2013年元旦开工奠基,8月份进行公开招投标,10月正式启动,截止3月底,挡土墙施工已全部完工,基础土方回填完成工程量的60%左右。下一步,我们会加大监管和协调力度,切实把中心库建设抓紧、抓实、抓好,力争在下一价段抓出新的成效。

 

    (五)加强企业管理,逐步实现扭亏增盈    进一步做好企业监管,壮大企业规模,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出台《进一步加强市直国有粮食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健全粮油物资进出、货款结算、收购资金、奖惩制度、费用定额及内部控制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对市属企业资产出租全部进行招投标,建立健全出租资产台帐,落实专人进行登记,堵塞管理漏洞,进一步规范企业资产购置、更新及报废手续;规范企业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对各企业员工的各项补贴统一进行规范,出台市直国有粮食企业差旅费管理办法,严肃财经纪律,纠正差旅费开支和各项补助等方面的不规范行为;加大企业违规查处力度,对企业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处罚,并在系统内通报。二是着力抓好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完善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从年初开始就细化量化扭亏增盈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扭亏增盈措施,对市直企业建立以盈利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的目标经营责任制,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确保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当年经营不亏损,其他粮食企业要比上年大幅度减亏;控制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严控企业三公经费支出,防止铺张浪费行为,对企业业务接待实行总额控制、接待审批、接待定点、接待公示等四项制度,严禁企业公费旅游,对企业非因公业务出省实行报批制度,对企业因公用车实行审批登记制度,杜绝公车私用现象。一季度,企业支出总体情况良好,接待费、车辆费用均控制在计划内。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我市粮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部分企业出现帐面亏损等问题,除收入与支出不同步,政策性购销企业储备粮经费补贴财务入帐滞后外,主要原因是经营理念落后,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二是粮油质检站检测经费问题。根据上级赋予治理“餐桌污染”等工作职责和承担原粮卫生指标抽检等任务。近几年,我局每年定期组织检查4次,专项检查3次,重点检查2次,全年抽检样品近400份,检测费开支约30万元,致使市粮油质量检测站经费缺口不断加大。

 

    三、第二季度工作思路    二季度,我市粮食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按照省粮食局、市委及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突出“安全、发展、法治”的粮食工作主题,切实抓好涉及粮食安全的各项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抓好粮食市场调控工作。加强产销对接,发动我市粮企积极参与第十届九省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全力引粮入莆,保障我市粮食供给;完善粮油价格监测网络,做好监测预警,稳定市场粮价;健全应急保障体系,按照每个镇街1个粮食应急供应点的要求,新确立54个粮食应急供应点,并加强应急网点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应急时调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做好订单收购工作。按照省政府文件要求,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即把订单粮食落实好、预购定金发放好、收购政策执行好、优质服务开展好、补库任务完成好,切实把各级政府的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三是抓好粮食库存检查。按照省局的要求抓好2014年春季莆田市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确保库存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四是引导企业做强做优。进一步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积极协调,争取财政、税收、银行信贷等政策支持,落实收购资金,保证各项补贴资金及时拨补到位。自2014年1月1日起在市直粮食企业内全面推行会计电算化,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创造条件支持会计人员参加国家及省粮食局和相关部门的培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

  五是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粮食部门新形象;做好局属单位领导班子的配备及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在全系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为全局完成今年粮食工作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莆田市粮食局

              2014年4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