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卫生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围绕深化医改中心工作,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一)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范围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城乡统筹并轨。全市农民参合率达99.98%,相当部分的城镇居民也参加到新农合,新农合实际参合率已经超过100%。全年共有73.39万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偿,同比增长74.44%,共支出补偿8.64亿元。同时,积极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加强对意外伤害的稽查、认定和补偿管理。新农合制度成为近年来农民受惠最大、最受农民欢迎的政策之一。
(二)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全年共组织实施医疗卫生项目建设56个,完成投资11.51亿元,新增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新增医疗床位数1589张。我市千人均医疗床位数已经达到4.08张,千人均卫技人员数已经达到4.51人,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进一步整合市区内妇幼医疗资源,将市妇幼保健院纳入医疗集团管理,成立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组建莆田圣路加妇产医院,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继续做好全科医学、医学影像专业定向委培工作,委托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做好医学检验专业定向委培招生工作,继续招收培养农村医学专业中专学生,组织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教育和规范化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医师帮扶工作,通过医院管理、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双向转诊、人才培养等措施扶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
(三)推进医改重点工作。一是完善医疗集团建设,直接托管乡镇卫生院,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湄洲岛红十字医院和南日镇卫生院先后纳入医疗集团,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海岛。二是开展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成本测算,为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做好前期准备。三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四是将基本药物制度延伸到村卫生所,全面配备基本药物,逐步实施零差率销售。五是组织中医药专家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录制宣传光盘,免费向乡村、社区和家庭发放,并通过电视台等媒介,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知识。
(四)加强行业监管。严格医师、护士准入管理,加强医护人员执业注册、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校验管理等。全年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950家,查处64家次,取缔无证行医26家次。严厉打击无证行医、非法辅助生殖技术行为、防范生活美容场所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等。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检查,规范诊疗收费行为,就新农合资金监管工作约谈医疗机构负责人,重点加强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药品和大型仪器检查阳性率的监督管理。严格血液安全管理,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开展医疗机构为无偿献血者用血直接报销,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未发生血液质量安全事故。
(五)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明显。
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及时做好各种疫情防控,抓好常规免疫规划,做好以霍乱、手足口病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抓好输入性登革热防控,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流行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爱国卫生工作,顺利通过省爱卫会“灭蚊先进城区”的复核。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借助《卫生与生活》、《卫生周刊》栏目,打造大众健康传播主流平台。
2、卫生监督执法持续加强。全年共组织餐饮安全检查1428次,出动执法人员4322人次,查处违法行为13起,立案查处9起,完成2424家餐饮单位动态等级评定。分季度开展食品卫生主题执法检查和食品安全工作重点乡镇红绿旗评比工作。扎实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规范开展传染病及消毒产品、餐饮具卫生监督,加大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
3、积极做好卫生应急准备。科学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落实联防联控,有效确保全市未发生疫情。指导荔城区顺利通过国家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考评。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完善急救网络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参与开展各类卫生应急演练,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增强青少年安全防患意识。同时,扎实做好干部保健、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4、全面推进妇幼卫生工作。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管理。严格落实孕产妇实名登记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全市婚前检查率100%,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全面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完善覆盖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免疫接种等指标任务按序时进度推进。
(六)卫生信息化顺利推进。完善卫生信息系统应用,成功迁移新农合信息系统,120急救指挥与调度系统实现救护车无线车载视频监控与120报警手机定位功能,电子认证系统在检验检查医技报告中推广应用,区域PACS系统影像集中诊断全面开展,身份证实名制就诊工作顺利实行。稳步实施区域卫生监管、区域体检、区域检验、血液管理等系统建设,村卫生所、干部保健信息系统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开展信息化便民服务建设工作,开通全市预约诊疗服务网站,实现全市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专家门诊预约和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所诊间预约。与银行合作,启动全市自助服务设备布放工作,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
(七)营造行业发展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四下基层”活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和深化“进百村入千企访万户”活动等,积极做好仙游县郊尾镇伍狮村等挂钩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机关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举办全市卫生系统第二届运动会、组织评选“巾帼医护之星”、“创建诚信医院先进单位”评选、开展卫生系统“道德讲堂”等,树立卫生系统行风正气。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卫生行风、医德医风建设。扎实开展纠医专项治理、卫生行风群众评议、行风问题明察暗访、纠风责任制量化考评和“红包”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运用信息平台开展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出院病人满意度测评,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依法行政、新闻宣传、机关效能、财经管理、招标采购、来信来访、平安医院、政务公开、安全生产、离退休、干部保健、医疗事故鉴定、对外交流等工作积极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