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印发2014年工作要点

来源: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时间:2014-04-24 21:55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2014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全面贯彻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局和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和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重要抓手,以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文化先进单位为目标,打造莆田文化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全市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更快发展。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进一步转变文化行政部门职能。简化、优化行政审批项目、程序,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内部机制改革创新,加快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2.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创新。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目录制度和群众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公共文化产品提供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探索采取定编不入编模式增加编外聘用人员,解决文化三馆等人员编制不足问题。进一步理顺广电管理体制,推动成立市、县区广电公共服务中心,按照养事不养人原则,解决有人员维护、有运维资金问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台推动我市民办博物馆建设和发展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博物馆、纪念馆,建设数字影院。 

  3.进一步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加快建立莆仙大剧院、莆仙戏剧院等国有文化企业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艺术创作生产和市场营销等激励机制,深化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培育演艺市场,充分调动国有文化企业创作精品、开拓市场的积极性。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学校建设工程,筹建市美术馆。各县区要加快县区、乡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进度,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30个文化激情广场。推进第二批幸福家园试点村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构建农村有线广播应急预警系统、村村响、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运行、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确保长期通、有效通、优质通;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积极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网格化均等发展的设施保障。 

  5.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我的舞台我的梦乡音乡情乡愁民俗文化艺术节文化助梦人才培训工程三大群众文化惠民品牌工程。完善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平台,推行市图书馆总分馆制模式,推进流动图书馆大馆带小屋等新型服务项目,新建一批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点和电子阅览室,新增100家数字农家书屋;搭建文化社团平台,组建文化志愿者协会、十音八乐协会、艺术团、合唱团和民乐团等文艺团体和民间组织,提高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率。实施“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鼓励室外流动放映向室内固定放映转变;加快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和数字化转换,实施下一代广电网络建设项目,提高有线电视数字化率和双向化率。 

  6.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队伍建设,规范村级文化协管员考核、聘任和激励机制;依托各级文化场馆,加大镇、村等基层文化人才培训力度。 

  三、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围绕“中国梦”主题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开展文化艺术创作、演出活动。组织优秀作品参加13届五个一工程、第3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第12届华东六省一市小戏小品比赛、第12全省音乐舞蹈节、第8届全省青年演员比赛、第26届全省戏剧会演、全省群星璀璨戏曲小戏小品比赛、海峡漆艺术精品展等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会演。创新创优广播电视节目,充分发挥我市侨乡优势和方言优势,大力培育本土品牌栏目和精品力作。 

  8.建立健全文化下乡长效机制。开展美丽莆田-文化志愿服务走基层、文化激情广场、公益演出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举办十音八乐、合唱等全市群众文化赛事,依托莆仙大剧院,引进优秀知名演艺团体来莆演出100场次;莆仙戏剧院全年演出突破200天。 

  四、弘扬优秀文化遗产 

  9.深入挖掘莆田文化资源。加强对妈祖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莆仙戏、李耕国画等本土文化资源的研究,制订具体的措施和意见。组织“珍惜乡景、留住乡音、依恋乡情”我的乡愁系列活动,开展我的家风征文和祖训家规征集评选活动,推广富有传统美德的祖训家规;开展全市宗祠文化普查,举办以构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宗祠文化周活动。加强与莆田学院合作,对莆田文化资源深入研究、系统梳理和整体挖掘。 

  10.构建文物保护工作机制。健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机构,发挥全市文保协会在文物管理、资金筹措、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基础作用,落实文物安全五项制度,构建文化、消防、公安等多方配合,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联防的文物安全联动机制。 

  11.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推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4处新增国保和妈祖庙保护工程项目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推进10处省级和2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程。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完成翁氏民居等3个文物保护迁移工程,推进林氏民居、薛公池·咏归亭尽快开工迁建,完成刘克庄墓园恢复工程。挖掘、整理4处历史文化名村和11处传统古村落的文化、文物信息资料。 

  12.促进文物可持续利用。利用闽中司令部、三清殿等文物点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和群众文化休闲场所,在莆阳书院开设莆田历史文献资料专柜、莆阳讲堂,传承地方文化,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发挥涉台文物作用,开展妈祖、陈靖姑、三一教等信仰和姓氏源流、认宗认祖等活动,加强对台民间文化交流,促进莆台沟通合作。 

  13.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莆田市非遗保护中心建设,深化非遗研究,建立非遗数据库,建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充分展示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成就。举办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非遗精品展演、技艺展示、专题展览和讲座等系列活动。成立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增强全社会共同保护意识。推动妈祖信俗博物馆、莆田木雕博物馆、仙作家具博物馆建设,鼓励社会名家建设10家民办博物馆,建立50个非遗项目传习所。全新打造妈祖祭典仪式。加快挖掘抢救非遗濒危项目10个。组织申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五、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14.营造文化市场良好氛围。依托网站、微信、新闻媒体等,通过设立文化市场法制电视专栏,制作推广远离网吧、拒绝网瘾主题班会宣传光盘等方式,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企业进文化市场等系列宣传活动,建立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和新闻媒体曝光监督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高从业人员守法经营意识 

  15.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机制。贯彻落实文化部《文化市场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示范标准》,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行政审批从事前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监管领域从网吧、出版物市场向多种市场领域特别是网络文化等新兴业态覆盖。加强非工作时间市场随机巡查,严格落实文化市场督查情况排名通报制度和文化市场综治考评的结果应用,推进基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落实。推广网吧连锁经营模式,鼓励上网服务业转型升级 

  16.强化文化市场监管。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和考核制度,加大全市扫黄打非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和清源、净网、秋风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查处取缔黑网吧专项治理工作,加强版权保护与管理,严厉查处侵权盗版行为,积极推动版权保护进文化企业园区,巩固机关软件正版化成果。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和评议工作,加强广告播放监管,治理违规广告和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推进广播电视播出、制作、经营管理诚信服务建设。 

  六、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17.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围绕构建一心两翼五基地十新城百大师文化产业发展大格局,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莆田工艺美术城、莆田国际油画城、仙游工艺产业园、仙游国际油画城、上塘金银珠宝城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扶持华昌、山中、连天红、欧雅等龙头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18.扩大莆田文化影响力。举办第九届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古典工艺家具博览会等节会,做好第十届深圳文博会、第七届厦门文博会等国内外知名文化展会组团参展工作。组织莆田工艺美术、书画等作品赴京赴港等地巡展和仙游油画赴法国展览,承办中非文化产业圆桌会议,组织莆仙戏剧院前往沈阳等地巡演 

  19.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制订莆田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把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发展优势。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旅游演艺节目,打造文化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景区,筹办文化旅游节,开发文化旅游特色商品。 

  20.培育文化产业新增长极。推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拓展影视演艺、数字动漫、文体赛事、旅游休闲、创意设计等产业。鼓励印刷企业参与国家绿色印刷企业认证,推广绿色印刷与数字印刷技术,促进我市印刷业做大做强。 

  七、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21.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要抓好四风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配齐配强基层领导班子。探索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切实改进作风,扎实开展文明机关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做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信访、财务管理、审计、保密、信息宣传、后勤保障、工青妇、老干部等日常工作。 

  2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反腐倡廉精神和中央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省纪委九届五次全会、市纪委六届五次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全市文化系统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及重点项目、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大资金的监督。进一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2013-2017年工作规划,建立务实管用的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十百千万项目(十个廉政文明小戏、百场廉政电影下乡放映、册廉政图书专柜、万本廉政图书进农家书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