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莆田市2014年海洋与渔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海洋与渔业局 时间:2014-02-27 11:54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莆海渔〔2014〕20号

 

各县区(管委会)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局机关各科室、局直属各单位:

   经研究,现将《莆田市2014年海洋与渔业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

                              2014年2月27日

 

 

2014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要点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海洋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沿海建牧场、渔业创品牌、龙头聚园区”为载体,全面创新海洋综合管理机制,加快建设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奋力开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新局面。

2014年预期目标: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比增16%,比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3.5个百分点;全市渔业生产总值比增8%,水产品总产量比增5%,渔民人均纯收入比增12%。重点做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突出统筹引导,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一)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海洋经济重点领域,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加快海洋经济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突出政策指导、要素保障、协调服务和实施管理,积极配合并组织申报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省级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和省级海洋龙头企业,促进海洋产业加快发展、集聚发展。依托“6·18”“9·8”等项目成果平台,加大对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目推介对接的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贯彻落实《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莆田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莆田海洋经济发展暨海洋牧场建设合作备忘录》文件精神,加快现代海洋渔业、海洋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南日岛海洋牧场、后海现代渔业产业园、中海源海洋生物产业园、埭头现代渔业加工贸易区、北高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园区建设。建立健全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推进考核评估制度;依托省、市、县三级联动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网,定期分析发布海洋经济运行情况;组织开展全市首次海洋经济调查工作,提高海洋经济监测与评估辅助决策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责任科室:海洋经济科、渔业管理科、资源环保科)

(二)构建金融科技支撑体系。积极拓展海洋与渔业产业融资渠道,开发新融资产品,设立健全南日海洋牧场成长基金,推动开展“渔船+保单”抵押贷款,探索设立渔业专业担保公司,助推海洋与渔业企业发展。集聚整合市内外高端涉海科研资源,依托市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中海源(福建)海洋生物科技园,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依托省级“6·18”海洋虚拟研究院平台,加大企业发展科技支撑力度。(责任科室:渔业管理科、规划法规监督科)

(三)全面启动海洋牧场建设。全面启动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积极配合推进做好政策对接、资金支持等工作,加快埭头现代渔业加工贸易区的规划建设,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专项工作的规划和实施,推进闽台现代渔业产业园等配套产业园区建设,引导海洋渔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按照“风行海西,鲍打天下”的战略定位,积极开展海上风电与立体养殖试点建设,探索建立海洋牧场立体开发新模式;加强与央企、外企、民企的“三维”项目对接,鼓励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海洋牧场建设;大力发展大型人工苗种繁育基地和规模化人工藻场;推进浅海花蛤底播和鲍鱼底播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南日岛生态修复整治工程、人工渔礁建设和增殖放流工程,促进海洋牧场建设与增殖放流等资源养护措施紧密结合,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责任科室:海洋牧场办、渔业管理科、海域和海岛管理科、资源环保科、水技站)

二、创新管理机制,有序推进海域海岛开发。

(一)加快推进海域海岛储备。莆田市成立全省首家海域海岛收储中心为契机,完善海域海岛储备制度,全面推进海域收储试点工作,力争在无居民海岛、填海造地用海、旅游用海等方面实现突破。深化海域海岛市场化配置工作,建立健全海域海岛资源市场化配置和价值评估体系,完善海域和海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健全海域海岛使用补偿制度,全面推进收储海域的出让工作,服务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和全市海洋经济发展。(责任科室:海域和海岛储备中心、海域和海岛管理科)

(二)着力保障重点项目用海。启动新一轮市级海洋功能区划新一轮的修编工作,开展海岸利用情况调查,完善岸线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监管体系。强化围填海计划指标管理,加强用海项目的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估,积极筹建莆田市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推动集约节约用海。密切跟踪和服务指导涵江临港产业园、湄洲岛一级渔港、埭头汀港二级渔港、平海阆口二级渔港、湄洲岛集散广场、南日垂钓基地、滨海旅游项目建设等重大用海项目前期工作,更好地为“跨越发展、宜居港城”重点项目实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责任科室:海域和海岛管理科、资源环保科)

(三)强化海岛保护开发利用。持续实施海岛生态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加快推进湄洲岛生态整治修复示范项目各项工作的建设进度,支持南日岛申报新一轮海岛生态整治修复项目,推动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单岛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无居民海岛的收储、开发、建设,采取招投标等市场化手段,促进无居民海岛的合理开发利用。深入实施《南日十八列岛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探索无居民海岛整岛规划、整岛出让、整岛开发,争取海岛综合开发模式有新突破。(责任科室:海域和海岛管理科、海域和海岛储备中心)

三、加大转调力度,推动渔业产业优化升级

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力实施

产业化、品牌化和科技化三大带动战略,以项目和园区建设

为重要载体,做大苗种业、做强养殖业、优化捕捞业、提升 

加工业、培育休闲渔业,努力构筑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素

质优良、带动力强的现代渔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技术推广能力建设,深化推进渔业科技进村入户,建设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深入实施现代渔业项目,持续实施标准化池塘改造、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菜篮子生产基地、市级水产良种场认定等项目建设;推进高效设施渔业建设,建设一批工厂化、循环化、规模化养殖基地;加快秀屿区鲍繁殖基地改扩建进程;积极鼓励开展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利用南日岛丰富的岛礁资源,开展藻场修复示范推广;提升双线紫蛤、红毛藻育苗养殖技术,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和原种保护;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继续推广新品系龙须菜养殖,申报新品种鉴定。鼓励发展花蛤“飞地”养殖。(责任科室:渔业管理科、水技站)

(二)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积极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大力推进养殖、捕捞、加工、流通多领域多层次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培育一批合作联社和示范社。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渔业龙头企业,培育10家现代渔业龙头企业,培育15家成长型现代渔业企业,形成现代渔业企业集群。持续增强“南日鲍、莆田花蛤”品牌培育力度。扶持水产加工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帮助指导企业申报省级海洋产业龙头企业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企业申报认定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和省著名商标;继续重点扶持鲍鱼、牡蛎、缢蛏等为代表的海洋贝类精深加工和水产罐头制品的开发、出口等积极发展休闲观光渔业,拓展渔业功能,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渔业增效。充分利用“小改大、木改钢”政策,引导渔民更新改造渔船,鼓励渔船生产公司化,发展外海、远洋捕捞业。(责任科室:渔业管理科、规划法规监督科、水技站)

(三)加快渔业种业体系。争取鲍鱼种业工程纳入省级新一轮种业创新及产业化工程建设,指导企业开展鲍鱼种质修复与保护工程,加快推进鲍鱼、海参、海带、紫菜、牡蛎、花蛤、对虾等优势品种的种业工程建设,培育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业企业和水产种业基地;建立水生生物疫病防控预警体系。(责任科室:水技站、渔业管理科)

四、加强环境保护,提升海洋生态文明水平

(一)严格监管控制海洋污染。加强陆源和海域污染控制,建立健全市级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协同保护机制,突出抓好海洋环境综合管控能力建设,深化海洋环保绩效考评工作,实施《莆田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抓好海洋工程环境全过程管理,推进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生态补偿工作。(责任科室:资源环保科、执法支队)

(二)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整治。持续开展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认真实施渔业养殖规划,规范湾内海域养殖。以建设南日岛海洋牧场为契机,重点加强南日海域鲍鱼养殖、海带龙须菜养殖环境整治,开展南日鲍鱼养殖示范点建设,严格控制养殖密度。促进秀屿区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申报无居民海岛封岛栽培项目;继续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恢复并保护近海生物群资源,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科室:资源环保科、规划法规监督科、水技站、执法支队)

(三)提升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全面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监管,进一步加强对近岸海域和渔港水域的环境监测和海洋环境灾害应急监测。加大对风暴潮、海浪、赤潮等海洋灾害和外来生物入侵的预警预报力度,提高应对环境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责任科室:防灾减灾办、环境监测站)

五、加强安全监管,积极构建民生保障体系。

(一)加快推进渔港建设进程。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切实加快在建的平海一级渔港建设进度,推动湄洲一级渔港项目动工建设,促进汀港、阆口、宫下3个二级渔港完成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石城一级渔港升级建设中心渔港的步伐。(责任科室:渔业管理科)

(二)狠抓渔业安全生产监管。严格渔船检验,严把船用产品质量关,新造渔船主要设备持证率达100%;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活动,有效减少和预防渔业安全事故;开展渔业船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夯实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扎实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推进“三无”船舶清理整顿工作,规范水上安全生产秩序。健全渔业互助保险机制,开展水产养殖互保试点,力争渔工、渔船互保投保率100%以上。落实好机动渔船油补政策,规范机动渔船油价补助管理,提高油价补助工作信息化水平。(责任科室:执法支队、规划法规监督科、渔保办)

(三)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水产养殖场、水产育苗场用药监管,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持续建设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在汇龙海产有限公司继续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建设。引导渔业养殖企业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健全水产养殖企业生产、用药、销售等“三项记录”,力争监督抽查合格率97.5%以上。(责任科室:渔业管理科、执法支队)

(四)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加快海洋渔业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为全市460艘44.1千瓦以上渔船和2艘100总吨以上渔政海监执法船安装具备卫星通话功能船载终端,建立市、县(区)、镇三级协防联动的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应急预案和支撑体系,提高应对渔业防台风、海洋赤潮、养殖病害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责任科室:防灾减灾办、规划法规监督科、执法支队)

六、增强执法能力,不断提高治渔管海水平

(一)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加快支队300吨级渔政船建造,争取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开展渔船射频识别系统试点建设,提升渔船安全监管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执法督察与廉政建设相结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半垂直管理体制建设。(责任科室:执法支队)

二)突出抓好执法重点。加强与海事、边防、海警等部门的联合联动执法严格落实岸线巡查、海上巡查、海岛巡查、港口巡查以及水产养殖业执法检查等五项制度,加大重点海域巡查力度,突出抓好海上非法采砂、非法海洋捕捞、非法围填海、海岛保护、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三无”船舶涉渔及违规渔具清理整顿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全市海洋经济强市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责任科室:执法支队)

七、强化行政效能,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加强机关作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效能督查促项目、效能督查保安全、效能督查抓规范”等提速增效活动;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等效能管理制度,严明工作纪律;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和中层干部竞岗机制;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积极打造政风行风“阳光工程”,重点抓作风、抓效率、抓规范、抓制度、抓落实,全面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责任科室:办公室、党支委)

(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调查研究,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深化“进百村入千企访万户”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抓好机关精神文明、综治平安建设和人口计生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进一步加强机关“三公”经费管理和绩效管理,切实改进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深化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构建具有海洋与渔业行业特点的惩防体系,树立机关“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责任科室:办公室、党支委)

 

 

(此件主动公开)

 

 

 

 

 

 

 

 

 

 

 

  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           2014年2月27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