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民政局关于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

莆民〔2022〕55号
来源:莆田市民政局 时间:2022-07-21 09:29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各县()民政局、湄洲岛管委会社会事务局、北岸经济开发区民政局,市局各科室、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基本民生保障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全面落细落实《莆田市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试行)》(莆政规〔2022〕2号)和省民政厅《关于切实加强民生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条措施》(闽民办〔2022〕78号)工作要求,进一步转作风、促提升、求实效,着力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档加速冲刺三季度目标,确保全年任务顺利完成,更好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守住基本民生底线

1.落实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45%-48%,并适度提高低保补助水平,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按规定作相应调整。

责任单位: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市低保中心

2.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持续落实低保“刚性支出扣除、收入扣减、延保渐退”等惠民政策措施,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市级下达2022年市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城乡低保+城乡特困)5181万元,各县(区、管委会)按相关规定足额配套,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密切关注物价变动情况,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按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节日慰问等一次性生活补贴,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为临时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对因家庭成员就业导致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救助对象家庭,延保渐退6个月(5年过渡期内,对脱贫人口和老区对象继续执行延保渐退12个月政策)。

责任单位: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市低保中心,各县()民政局、湄洲岛管委会社会事务局、北岸经济开发区民政局〔以下措施均需各县(区、管委会)民政部门落实,不再重复标明〕

3.加大受疫受灾失业等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全面落实“先行救助”“分级审批”等政策规定,各县(区、管委会)要合理设定乡镇(街道)审批额度,适当提高中高风险区域乡镇(街道)备用金下拨额度和审批额度,疫情严重地区可由社区(村)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对在非户籍地因疫情影响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充分发挥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统筹整合救助资源,对遭遇重大生活困难的,可采取“一事一议”“一案一策”方式提高救助水平,解决急难个案。对未纳入低保范围,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三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经本人申请,由务工地或经常居住地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加大对生活困难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青年的救助帮扶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临时救助等相应帮扶措施。加强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衔接,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脱贫人口中的新冠肺炎患者、因家庭成员被隔离收治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根据需要直接给予临时救助。对其他基本生活受到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相关社会救助和保障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家庭或个人,及时通过临时救助给予帮扶。

责任单位: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市低保中心

4.优化完善救助服务方式。各县(区、管委会)要加快推进“资金+物质+服务”多元救助模式建设,针对困难群众实际需要实施分类化、差异化、精准化救助。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走访探视和照料服务,督促照料服务人员认真履行委托照料服务协议,照顾好特困人员日常生活。鼓励、支持慈善组织、志愿者、专业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资捐赠、生活照料、心理疏导、送医护理等多样化服务。

责任单位: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社会工作和社会事务科,市低保中心

5.巩固提升困难群众“漏保”“漏救”点题整治。充分发挥“智慧监督”平台赋能作用,重点整治困难群众(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主动摸排不到位、动态监测机制不完善、数据共享比对不健全、服务类社会救助供给不足等问题。通过点题整治,实现困难群众(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市低保平均标准、特困供养平均标准、临时救助人次均救助水平同比增长5%以上;全市各县(区、管委会)低保边缘人口认定工作开展率达100%;指导涵江区加强省级服务类社会救助示范点建设;持续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确保社会救助政策培训全员覆盖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会救助经办人员。

责任单位: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市低保中心

6.加强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扎实推动实施福蕾行动计划持续深化“一网四化”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创新主动发现机制,依托儿童主任队伍,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发现报告、救助保护、监测评估机制,重点加强对无人监护、失学辍学、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及无户籍困境儿童的干预帮扶。加快市孤弃儿童养护中心建设,推进儿童村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

责任单位: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中国莆田SOS儿童村

7.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励慈善力量通过捐款捐物、开展培训、实施项目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一批社会组织帮扶合作重点项目,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特色品牌。

推进社会组织与革命老区“阳光1+1”牵手行动,持续选树一批牵手结对的社会组织助力老区发展典型,促进社会组织与老区融合发展。

责任单位:社会组织管理科、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老区建设科

二、改善养老服务供给

8.加快推进养老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3镇街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具体以省厅下达指标为准)15个长者食堂项目实施进度,自建25个市级长者食堂,带动社会扩大有效投资。积极争取省级以上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公建民营、荔城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争取年内新增养老床位1450张,完成投资不少于1.8亿元。

责任单位: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

9.加快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建成荔城国德、秀屿百寿康2个医养康养相结合的高品质养老项目。推动市级养老服务智慧管理平台完成终验并正式投入使用,做好平台与“惠民宝”后台数据融合,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鼓励支持仙游县鲤城街道南桥、洪桥社区2个项目申请“中央厨房”补助,力争打造一批具有配餐、送餐等多功能的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鼓励各地策划开展活力老年人才艺大赛,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满意度。

责任单位: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

10.提升养老从业人员水平。面向社会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更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全市组织养老从业人员培训2500人次以上,养老院院长40人次以上。开展老年人失能等级评定工作,通过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等方式,探索由专业化社会组织(企业)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

责任单位: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

    三、创新基层社区治理

11.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市域治理。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加大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城乡社区治理等事项,融入到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矛盾调解、文化生活等,为社区解难事、办实事。

责任单位:社会组织管理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

    1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协同有关部门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拓展城乡社区就业空间,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力争今年底前完成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6的发展目标推动仙游县完成高校毕业服务社区招募工作。

责任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

13.加强城乡社区民主协商。主动融入“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程,推广城乡社区民主协商示范点工作经验,推动省级标准《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工作要求》落地见效,实现城乡社区民主协商标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提高城乡社区议事协商能力和水平。

责任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

14.优化社会工作发展环境。加快开发基层社会工作岗位,培育社工机构,开展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培训落实持证一次性奖励政策。开展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督导,实施基层社工站专业督导人才培养,逐步推进驻站社工持证上岗按照“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服务功能、有工作流程、有规章制度”的标准,规范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运营管理。

责任单位:社会工作和社会事务科

15.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开展《福建省志愿服务条例》一周年宣传活动,组织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强化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和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推广应用和管理,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和“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基层治理需求精准对接。

责任单位:社会工作和社会事务科

各单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市“一盘棋”,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加强工作调度,细化阶段安排,列出目标、进度、措施、责任人、责任时限等,系统化、协同化、集成化推进,不折不扣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莆田市民政局

                                   2022年7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