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栏杆是不文明的行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昨日,市公安局无人机空中警务管理站出警,对街头巷尾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查纠,助力莆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该局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不断推动警用无人机建设应用提档升级,集群建设空管站,实现无人机集约化使用、常态化介入空中巡防和接处警工作,这在全国公安机关警用无人机应用实践中尚属首次。
去年11月,该局优化前置无人机的指挥调度平台,打破空中与地面之间的数据信息壁垒,选择在中心城区4个制高点,集群建设无人机空管站,安排28名专业队员常年进驻,配备无人机16部及挂载设备、配套数据处理软件和管理平台,常态化助力日常接处警和空中巡防工作。今年4月1日,又进一步延伸空管站的勤务范围,选择在荔城区黄石镇建立第5个空管站执勤点。这些空管站执勤点每个覆盖半径为2公里的圆形警务区域,站点之间信息互通、起降互连、功能互补、网格互接,若同步启动巡逻模式一个架次(35分钟),可实现对主城区范围全覆盖,覆盖面积达40平方公里以上。
“空管站对于噪音扰民、交通拥堵等非必要警情实施直接处置,节省了宝贵的警力资源,提高了警务效率,把一线接处警人员从大量繁琐的警情中解脱出来。”昨日下午,正在执勤的空管站工作人员王伯清说,各空管站执勤点接110警情指令后,变事后出警为事中处警,平均2分钟内就能飞抵警情现场空域,先期展开全景侦查、证据固定以及其他勤务调度。各空管站执勤点具备空中记录、远程侦察、航拍采集、空中喊话、照明、激光警示、数据融合交互等多种能力。
在助力城市交通治理中,空管站与交警部门畅通警情信息渠道,通过无人机巡查,迅速定位事故位置,快速介入取证后,喊话指令车主驶离现场,有效解决了城区“小事故、大拥堵”这一难题。
“先人一步、更快一秒、以快制胜。”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支队长黄志军表示,通过持续推进警用无人机深度运用,主动融入“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数字莆田建设,进一步优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记者 吴伟锋 通讯员 孙卫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