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
莆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
莆田市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场新闻发布会
通报莆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莆田市卫健委主任姚冰珊、莆田市数字办主任陈剑春、莆田市工信局总工程师吴旭东,仙游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剑波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莆田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唐炳椿主持。
一、基本情况
3月24日8时至3月25日8时,莆田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0例、无症状感染者0例。
截至3月25日8时,莆田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0例(均为仙游县)、无症状感染者12例(仙游县11例、城厢区1例)。
(一)流调溯源情况
截至3月25日8时,全市累计判定密接2407人,次密接11124人,已按要求管控到位。
(二)核酸检测情况
仙游县已完成第三轮区域核酸检测,均已出结果。在此基础上,3月24日0时启动仙游县重点区域和人群的核酸检测,共采集256978人份样本,已出结果241451人份。
自3月13日0时至3月25日8时,全市核酸采集640.2万人份样本,已出结果637万人份。
(三)风险地区管控情况
原划定的高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保持不变。
(四)外环境消杀情况
截至3月25日8时,对病例活动、居住过的场所开展疫点终末消毒,累计完成物体表面消毒6.2万平方米,空气消毒5.7万立方米。
(五)救治情况
截至3月25日8时,60例确诊病例中普通型3例、轻型57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
根据专家评估意见,目前,40例在定点救治医院集中医学治疗,32例在莆阳健康驿站集中隔离管理,患者情况稳定。
二、工作开展情况
在继续抓好流调溯源、隔离转运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进核酸检测。统筹区域核酸检测力量的调配使用,有序组织开展核酸检测,3月24日,对仙游县鲤城街道、鲤南镇2个乡镇(街道)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3月25日,对仙游县16个乡镇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其他区对重点人群增加核酸检测频次,加大抽查力度。
二是加强社区防控。通过大数据推送信息和自主摸排等相结合,落实中高风险地区入(返)莆人员落地排查和健康管理措施。持续加强仙游县封控区、管控区的社区防控,强化网格化管理,推进人员摸排、居家隔离人员管理等工作,全力织密织牢基层防控网络。
三是强化院感防控工作。省派驻莆田工作组深入医疗机构等重点部位,督导疫情防控工作。严格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一体化管理,加强发热病人排查,严格执行发热患者核酸检测和闭环管理。严格住院和陪护管理,坚持非必要不探视、不陪护。落实发热门诊、住院患者、陪护人员核酸应检尽检,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按检测要求频次做好核酸检测。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市、县区两级巡回督导组,对全市各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开展巡回督导。
四是加大宣传引导。全市围绕最新通告、防护知识等内容制作300多个短视频、方言音频,通过新媒体平台、公共领域载体进行宣传引导。仙游县在核酸检测采样点、重要路口、封控区、管控区等重要场所做到有海报、有宣传标语、有广播、有党员先锋岗,大力营造浓厚的“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社会宣传氛围。
五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力度落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升招商转化实效、加大项目正向激励、强化人员要素保障等促进投资政策,鼓励项目不停工、企业不停产。全面推行“零接触”审批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做到快审快批,确保项目审批不断档。组建重大项目服务专班,设立重点项目疫情防控服务热线(电话号码:0594-2611110(上班时间),13******001(下班时间)),收集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支持保障项目建设单位连续施工。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实行粮油市场一日一报制度,协调粮食企业运输车辆畅通,动员粮食加工企业加大生产、批发企业加大存量投放,确保市场不脱销、不断供;已启动22个价格应急监测点的预警监测工作,启动平价商店销售活动,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
下一步
莆田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抓重点、控全面,压紧压实“四方责任”,落实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严格隔离转运,加强社区防控,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记者问答
问题一:莆田市推动党组织建到网格、小区、楼宇之中,形成末梢党组织体系,请问仙游县在这次抗疫中是如何发挥末梢党组织体系的作用?
答:疫情期间,我们聚焦党建引领、夯基惠民,把党组织建在网格、小区、楼宇上,用好末梢组织体系建设成果,发挥“五级五长”(即乡镇指挥长、村居网格站长、网格长、单元长、户长)作用,把党组织的作用延伸到最基层、最末梢,实现党建工作、基层治理、疫情防控“三位一体”,筑牢红色防线。
一是网格排查。突出快准严实细,充分运用网格站长、网格长、单元长、楼栋长等熟悉村情、直联群众的优势,在全县325个村(社区)、1716个网格、10796个单元中,开展“地毯式”排查,分门别类建立人员信息台账,摸清人员行程、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养老就医等情况,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二是闭环管控。组建534个临时党支部、1821个党员先锋岗和先锋队,带动3.6万多名党员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凝聚起疫情防控强大合力。防范区,落实测温、亮码等防控措施;管控区,实现“人不出区、禁止聚集”;封控区,实现“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同时,把26个邻里中心作为区域防控统筹调度中心,把小区睦邻客厅、网格议事厅、单元议事角作为疫情防控场所,充分发挥党建阵地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三是服务保障。组建“红色代办服务队”,及时对接23家商超,为群众提供生活物资配送“点对点”服务和购买药品、临时就医等“点单式”服务,让居家群众安心舒心。关心关爱被隔离人员,针对被隔离学生上网课问题,组织“五长”队伍上门收集手机,由乡镇指挥长指定专人逐点配送,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给每个学生赠送20G流量,确保“停课不停学”。
问题二:此次疫情对我市工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企业稳工稳产?
答:感谢记者的提问!当前,我市工业企业受疫情影响,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我局在政策引导、分类施策、问题帮扶等多方面发力,帮助工业企业降低疫情影响,实现稳工稳产。
第一,政策引导。落细落实《促进2022年一季度工业生产稳定运行有关措施》,引导企业用好增产增效、用工稳岗、纾困解难等细项政策,开足马力生产。同时,针对此次疫情,将围绕产值增量贡献、停产企业复工、减产企业增产、困难企业慰问等方面,适时出台企业稳生产政策。
第二,分类施策。针对疫情不同影响区域的企业,实行分区域分类精准施策。
对仙游县,一是以“无疫企业”为标准,推动企业扎实做好原材料、防疫物资储备等各项工作。二是发放车辆通行证3465张、企业员工通行证4414张,保障车辆和人员流通。三是提高企业员工核酸检测频次,目前仙游县所有工业企业已完成3轮以上检测,部分重点监测企业完成6轮检测。
对其它区和管委会,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支持。一是强化工信部门与交通、交警等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一张表”快速办理物资通行证,并通过省工信厅等渠道加强市际协调,打通物流堵点。二是加强重点核酸检测,将按照每天20%的抽检比例,5天内完成辖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的核酸检测。三是充分发挥鞋业协会、众鞋联等渠道作用,帮助鞋业企业加强原材料采购,尽可能降低疫情对鞋业原材料端的影响。四是增强产业链韧性,发挥龙头企业供应链作用。五是引导企业增加倒班轮岗频次,延长上岗时间等办法,应对短期工人不足的情况。
第三,问题帮扶。落实“331”机制(即“三级联动、三位一体、依托一个大数据平台”),强化市县两级工信部门“工作互动、信息共享、实时会商、问题即办”,市工信局成立5个稳生产小组,下沉企业,收集和解决疫情防控、员工返岗、物流运输等10个方面46个问题。依托“政企直通车”,开启企业诉求绿色通道,专门成立企业问题协调及稳生产工作小组,全天候、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
问题三:一些地方发生疫情后,户籍所在的人群都变成黄码。请问:户籍在疫区,人一直在外地,或者离开户籍地外出已有较长时间,要通过什么途径转为绿码?
答:感谢记者的提问!如果黄码了,您可以先点击查看黄码原因及转码条件,并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及村居、社区报告,按提示操作。赋黄码期间,请务必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减少与他人接触,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以下是几种黄码的常见原因及转码条件:
1.黄码原因是阳性感染者潜在的关联人员、特定涉疫场所的潜在风险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周边区域人员,请就近到黄码人员专用采样点进行检测,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在赋黄码时间之后算起,经过两次间隔24小时以上(通俗说三天两检)的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并在福建健康码上显示后,黄码可自动转为绿码。这里要提醒大家:2次核酸检测时间应间隔24小时以上。
2.黄码原因是管控区的人员,待管控区解封后的当日才能转为绿码。
3.黄码原因是中风险地区的人员,若此刻人在风险区内,解封后转绿码;若人已在风险区外,需黄码满14天后做一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才能转绿码。
如果您今年一直在外地,未回过仙游,这种情况属于误判,您可以直接联系户口所在地的村居或社区,告知详细情况,经流调摸排核实后,由村居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系统上报省里审核后进行转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