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来源:市府办 时间:2022-09-09 16:43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日前,市政府印发了《莆田市“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 (以下简称《专项规划》),现将《专项规划》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专项规划》根据《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莆政办〔2020〕34号)《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推进建设教育强市工作实施方案》和《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编制,重点阐述“十四五”时期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重点建设项目,是我市“十四五”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专项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发力市委作出的“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聚力港产城联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决策部署,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奋力答好谱写“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贡献教育智慧,为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目标:围绕教育强市建设,主攻教育高质量发展,使莆田教育综合实力、教师待遇保障水平等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争创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先锋和区域样板,努力办出与莆田发展地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要求相契合、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流教育,重振教育雄风,再创教育辉煌,实现“文献名邦”的教育腾飞。

  三、重点任务

  《专项规划》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建设教育强市的六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构建新时代“文献名邦”育人机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政课程育人功能建设,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贯彻落实“五育并举”,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升智育水平,强化学校体育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和实践育人。积极拓展学校育人功能,协同推进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四位一体”育人机制,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二是聚焦内涵提升,打造基础教育改革先锋和区域样板。对木兰溪两岸的初中学校划定18个教研片区,小学以中心校联盟划定50个片区,打造木兰溪沿岸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样区。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公办园在园人数占比保持6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构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优质均衡发展。加强达标示范高中创建和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三是坚持扩容提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加快学校布局规划和项目落地,“十四五”期间,建成投用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9万个以上,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解决城区学位不足问题,基本解决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难的问题。推进城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城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建设全纳高质特殊教育。完善终身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终身教育供给能力。完善学生受教育资助体系,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应用水平。

  四是促进协调开放,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推进职业院校专业群对接产业群,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中职、高职、本科贯通融合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大力发展与重点产业对接的新型高校,大力支持莆田学院发展研究生教育,争创省一流应用型高校和一流应用型学科建设培育单位,建设省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推动地市间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开放水平。

  五是智慧治理并重,融入“全市一张网、全域数字化”。加快教育信息化创新融合发展,建设市级教育综合数据平台,打造“互联网+教育”服务新模式,到2025年,中小学全面建成“数字校园”,城区中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建成“智慧校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全面推进依法办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切实增强办学活力。加强市、县、校三级教研体系建设,提升教科研和教师发展工作水平。

  六是突出党建引领,打造高水平的莆田教育铁军。充分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大力提高教育系统党建科学化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培育壮大名校长名师队伍、实行教师园丁关爱工程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四、保障措施

  《专项规划》第九章提出要强化保障举措,形成规划落实“闭环”机制。一是创新机制保障教育投入,建立教育经费投入支付保障机制,通过逐步提高城乡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全面提高教师待遇。二是强化组织实施,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奋斗。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跟踪督查,保证规划落实有序有力有效。最大限度凝聚助推教育改革的动力,形成全社会关注教育、支持教育的新局面。

  五、联系方式

  翁林阳 0594-268468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