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就《莆田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践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任务。
编制和实施《莆田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深度挖掘莆田文化及资源禀赋特色,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突出文化内涵,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是建设美丽莆田,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保证。《规划》以《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和《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相关专项规划为主要编制依据,《规划》是各级政府引导和推进文化和旅游建设的行动纲领,是制定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相关政策、安排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重要依据。
二、目标任务
“十四五”期间,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文旅精品力作不断呈现,以妈祖文化为代表的莆田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文旅产业加快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莆田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果不断巩固,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四级文旅公共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市、县区级场馆普遍达到等级馆要求以上标准,文化惠民乐民工程持续开展,文旅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居全省前列。
——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持续推进,争取2-3个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力争全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少于14处、省级70处、市级200处。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塑造特色鲜明的莆田文化符号和城市形象。
——文旅精品创作水平不断提高。推出5-8个(台)具有莆田特色的优秀剧(节)目,储备一批争创国家级、省级奖项的优秀作品,争取在艺术精品生产创作、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争取建成全国地方戏曲保护传承示范区。
——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果。持续打造主流广电、精品广电、惠民广电、智慧广电。实现广电网络宽带和互动电视的全覆盖,全面建成广播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到2025年,实现全市电影票房收入达2亿元以上,有线电视用户达50万户以上,广播电视收入突破1亿元。
——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文化和旅游实现深度融合,新业态、新产品不断呈现。到202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创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4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50亿元。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一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范围期限
本《规划》涵盖了宣传思想工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四、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发展基础、面临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五个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提出“十三五”期间八大建设成效: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文旅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凸显,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广电新闻事业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新的跨越,对外对台港澳文化交流不断拓展。同时也分析了当前还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面临形势。分析“十四五”期间的三大发展机遇,包括:大消费带来大市场、大战略带来大发展、大改革带来大空间,以及将要面临的复杂环境、品牌突围和项目落地的三大挑战。
第三部分,总体要求。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规划》提出了建立“享誉世界的妈祖文化旅游圈,辐射中国的健康旅游目的地,山水主题的生态文化休闲城市,福建都市圈的微度假中心”的四大战略定位。提出构建以“一心四带八区”为主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四部分,主要任务(共8项)。一是突出思想引领,把握主流导向;二是突出融合发展,强化互动效应;三是突出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四是突出保护传承,开发文化遗产;五是突出示范项目,打造文旅精品;六是突出改革创新,增强传播能力;七是突出产业带动,繁荣文旅经济;八是突出交流合作,展示独特魅力。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从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纵深推进文旅改革、完善文旅政策支撑、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确保规划高质量实施。
五、主要亮点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莆田市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远期展望至2035年。在文旅产业方面,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创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4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50亿元。
二是体现地方特色。《规划》提出要挖掘莆田传统文化,不断增强莆田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讲好莆田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一批莆田优质文旅名片,持续打响“清新福建·妈祖圣地·美丽莆田”等金字招牌。依托莆田的文旅资源禀赋和区位交通优势,强化乡村特色文旅资源挖掘利用,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三是突出文旅经济。《规划》提出要突出产业带动,繁荣文旅经济。要促进文化产业提质升级,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三四六”文旅工程(打造三大品牌节日,建设四个文旅小镇,发展六个城市休闲区)助力城市品质提升,推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四是强化项目支撑。坚持项目为先、项目为基、项目为要,突出开放招商,大力推进一批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共筛选汇总了67项“十四五”期间的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超过480亿元人民币。
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人:余志武
联系电话:0594-2696660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