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来源:市府办 时间:2022-04-18 10:18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近日,我市印发了《莆田市“十四五”应急管理领域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现就《专项规划》出台背景、文件依据和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市委和市政府具体部署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和《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莆田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专项规划》,主要任务是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落细落实各项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完成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目标任务,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文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和《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主要内容

  《专项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一)现状与形势。首先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纵深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建设扎实有力三个方面概括了“十三五”时期莆田市应急管理领域的建设成效。然后立足新发展阶段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面临的形势:一是发展机遇,二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二)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三方面内容。在指导思想方面,《专项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基本原则方面,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底线思维、精准防控,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等5项基本原则。在主要目标方面,提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强,社会协同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的总体目标,在分项目标方面,提出构建反应灵敏的应急管理体系、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体系、协同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等3个分项目标。

  (三)主要任务。紧扣“十四五”应急管理总体和分项目标,从系统性视角出发谋划了统筹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综合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高效有序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创新发展能力、构建全社会共治应急管理格局5大任务。

  (四)重点工程。突出补短板强弱项,重点规划实施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社会应急能力提升等5大工程,共吸纳了8项拟建设重点工程项目。

  (五)保障措施。从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优化资金,加大投入、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强化评估,务求实效等4个方面,构建了《专项规划》实施的支撑保障体系。

  四、关键词诠释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指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是指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

  “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指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中界定为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的总起数。

  “亿元地市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指全市各类事故死亡数与地市生产总值的比值。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指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与每十万工矿商贸从业人数的比值。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 指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上一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 指全市按每百万人口为统计单位得出的全市因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的人数。

  “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 ”:指全市自然灾害受灾人数与全市自然人口总数的比值,再乘以十万人得出的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