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十四五”食品安全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来源:市府办 时间:2021-11-29 16:06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一、出台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莆田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阶段,是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关键时期。莆田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将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把为民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规划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福建省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行动方案》《莆田市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行动方案》为主要编制依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推进莆田市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起草了《莆田市“十四五”食品安全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二、“十四五”主要目标

通过5年努力,实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食品产业竞争力、食品安全满意度“四个明显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更加科学,智慧监管技术体系基本建立,监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食品安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市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2035年,基本实现食品安全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地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产经营者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利益驱动型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明显减少。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显著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运行有效,食品安全状况实现根本好转,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三、主要任务

(一)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行业或领域的食品安全工作负责。各级党委和政府健全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基层有足够资源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二)严格食品安全全程监管严把种植养殖关,加强农药兽药经营许可管理,引导农业生产主体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严把生产加工关,加强从原料进厂到车间生产、贮存、检验、交付的全过程控制;严把流通销售关,完善对食品经营主体的管理,支持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严把餐饮服务关,探索智慧监管模式,强化分级分类治理。

(三)全面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使食品安全失信行为在金融、土地、许可等各领域得到联合惩戒。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现食品质量安全全覆盖全链条可追溯。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覆盖范围逐年扩大,保险赔付相关事前事中事后政策健全。

(四)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带有行业潜规则性质的问题开展整顿治理,打击无证照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健全案件移送制度。全力“断链条、端窝点、摧网络”,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依法从重判罚。

(五)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实施“互联网+食品”监管,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资源共享和应用,提高监管效能。推动各级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重点加大对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及派出机构快检设备的配备。修订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编写应急处置手册,组织跨区域的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组建市、县(区)级食品检查专业队伍。

(六)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政策鼓励建立覆盖基地贮藏、物流配送、市场批发、销售终端全链条的冷链配送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食品经营许可条件、简化许可流程、缩短许可时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打造福建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福建名牌农产品。引导食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七)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等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尚德守法良好氛围。深化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成效,拓展网格化监管覆盖范围和业务功能,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支持行业协会建立行规行约和奖惩机制,指导和服务食品行业发展。

四、延伸解读

(一)压实地方党委政府食品安全责任。《规划》明确要求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建立健全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行业或领域的食品安全工作负责的工作机制,健全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用刚性的制度确保党政领导干部属地管理责任层层压实。

(二)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规划》进一步强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明确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服务等方面的任务和要求,从制度设计层面推进“从农田到餐桌”无缝衔接全程监管无死角、无盲区。同时,针对食品安全突出隐患、行业共性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部署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十大行动。

(三)指标设置有延续性和创新性。《规划》共设置两类 14项主要目标,沿用近年来我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指标,充分体现规划的延续性。同时,新增30项监管指标,例如,提出到2025年,全市农药使用量比2020年减少10%、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率达到100%、“小餐饮”监管全覆盖等,更加突出体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

(四)注重监管能力的提升。《规划》按照国家“提升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部署开展五大重点工程,包括:实施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工程、“一品一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工程、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工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工程、“食安莆田”品牌创建工程等项目,并对2025年建设目标予以明确。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张成    1359986695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