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服务提质  惠企便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湄洲日报 时间:2021-08-13 09:00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近日,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秀屿高铁南片区工程(三期)施工监理中标,中标价达1206.7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采取电子保函代替现金保证金696万元,减少企业资金占用成本。

  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上半年全市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651个,交易总金额183.37亿元,增收总金额19.35亿元,节约总金额9.6亿元。同比交易总金额增长60.1%,增收总金额增长10.8%,节约金额增长29.87%。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中心服务的提质增效:推动数字化转型,让系统集成再突破;推行“不见面”开标,服务保障再升级;优化保证金缴纳方式,交易成本再降低;提高采购透明度,政府采购再减负。

  “实行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是今年提升平台管理服务能力的一大亮点。”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人员介绍。8月2日,我市对莆田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完成全面升级优化,实现与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信息的互联互通。新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功能更强大、运行更稳定、操作更便捷、兼容更全面,满足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需求。

  该中心开发升级电子合同签署、电子中标通知书发放等功能,虚拟一个开标场地,各方全程参与开标过程,实行网上播放开标纪律、公布投标人名单、投标人解密、招标人解密、唱标、异议回复、开标结束等功能的场景式自助服务。为方便招投标企业查阅,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增设招标项目审批信息查询栏目,与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相链接。

  提高支付便捷度,是推进提质增效的另一项举措。在工程建设方面,鼓励银行保函、保险保证、担保保函等,应用工程领域保证金。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各方公开开放莆田市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系统的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平台标准接口,同时不再将注册地为莆田作为准入门槛。开发对接银行电子保函,增加投标单位灵活选择形式,提高保函办理效率,最大限度为交易各方主体减少交易成本。

  目前,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已上线电子保函机构12家(2家银行、6家保险公司、4家担保公司)。今年平台共注册企业866家,为120个项目开具电子保函62122笔,电子保费1649.89万元,为企业节约投标成本559.1万元,减轻企业沉淀资金175.12亿元。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充分考虑采购项目特点,投标人资信状况,市场供需关系等情况,免收中小微企业投标保证金,并协调采购人在履约保证金的收取比例上给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5%以内的差异化支持,减轻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今年组织开展的13次政府采购活动,共计免收87家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447.64万元。

  探索指尖办、掌上签,让业务流程再优化。该中心开发公共资源交易业务手机APP,与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对接,实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操作手机办公。利用电子技术,将CA电子签章相关功能嵌入手机,手机掌上解密投标文件,使投标人参与投标更加方便快捷。

  该中心一项项举措的施行,优化了营商环境,促使全市公共资源进场交易取得良好成效,为我市实施“双轮”驱动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黄凌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