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是民营经济最早的发轫地之一,民营经济也成为了莆田经济发展形象的重要标识。全市民营经济税收贡献超过60%、GDP占比超过70%、吸纳就业超过80%、输出科技成果超过90%,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接近80万个、占比超过97%,2022年规上民营企业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10.5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52.5%,是全市经济主要增长点。
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背后,是党委政府与企业同向而行、并肩作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牢牢把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发挥各级党组织优势,不断细化措施,创新服务,大力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以党建链“牵引”经济链,逐步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注入红色基因 夯实发展支撑
近期,城厢区开展民营企业党员摸排攻坚行动,组建14个摸排工作专班,采取电话了解、上门走访等方式,对辖区民营企业开展全覆盖摸排,准确掌握企业经营现状、负责人政治面貌、党员数量等情况,重点梳理解决党组织应建未建、党组织隶属关系不顺、覆盖盲区等问题,有效提升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质量。
党建引领,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强后盾和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坚持“企业引进、党建跟进”的思路,创新探索登记部门初筛、税务部门复核、人社部门三查、相关部门四访“四步工作法”,对全市纳入统计的民营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建册,按照“属地管理为主、条块结合并重、谁联系谁负责”原则,依托园区、商圈、楼宇、行业协会等,“一企一策”定制组建方案,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同时,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民营经济的长久发展优势、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注重发挥交叉任职带动作用,倡导党委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党员出资人、企业管理层担任党组织书记,全市404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民营企业中,307名党组织书记由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担任、占比高达76%,其中112名党组织书记由企业高管兼任、占比27.7%。
走进位于仙游县大济镇的铭天下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党建氛围浓厚,不论是办公室墙上,还是公司网上店铺里,都能见到各种“红色”元素。该公司创办于2012年,耕耘红木电商领域。公司负责人陈铭洲告诉记者,由于红木家具相对大件,售价比较高,客户有较多顾虑,但自己是一家刚刚起步的民营企业,网上信誉度不高,影响了销售。为了提高企业公信力,2016年8月,该公司成立党支部,并在天猫购物平台建立电商党支部专栏,把党支部日常的组织生活、日常活动及公益事业等内容展现出来。2017年,还在电商党建专栏开展“你做公益,我买单”常态化活动,从热销产品销售额中提取3%,用于助力党建公益项目。
“党建红”增强了市场信任度,在成立党支部后一年,该公司营业额翻了一番。至如今,已转型升级成为一家集原料贸易、产品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综合型互联网企业,连续多年稳坐天猫“双11”红木家具类销量冠军。
做实“链”上党建 助企纾困解难
今年端午节,复茂食品有限公司在党建工作指导员徐丽娟的牵线搭桥下,与福建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中国移动莆田分公司等多家企业联合共建,实现产品互相采购,拓宽了销售渠道。眼下,在党建引领下,复茂食品有限公司正在申报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党建工作指导员满怀爱心,工作用心,让我们感到安心。特别是在解决劳资纠纷方面,他们借助城厢区法院设立的食品产业诉调工作站,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复茂食品公司董事长郭继光说。
近年来,我市持续从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派党员干部,到民营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手把手”帮扶党组织建设,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其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保驾护航。市委组织部专门印发党建工作指导员“五要”履职清单和“十不准”负面清单,强化跟踪管理保障服务质量。创新县区组团、区域成队、行业分组“1+1+N”机制,全市各级共选派超过60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组建7个县区服务团、64个区域服务队、102个行业服务组,下沉服务近千家民营企业。其中,124名县区党员处级干部挂钩148家民营企业并兼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定期结合本职工作到挂钩企业调研走访,协调解决工作难题,实现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双提升”。
与此同时,我市立足12条产业链组建党建联盟,发挥“链主”党组织协调优势,倡导“行业联动”、鼓励“跨界联合”,链接上下游企业,通过举办企业论坛、签订战略协议等方式,累计解决技术升级、企业订单等问题58项。依托“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和“亲清惠企”平台等,推动各部门发布惠企政策150条,简化服务流程177项,协调解决问题582个,今年来兑现奖励资金超过6000万元,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荔城区立足鞋革服装、机械化工、工艺美术、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集群,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探索“产学研创”融合互动发展机制,推动12家重点龙头企业与15家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42家。涵江区打破地域界限,按照“一行业一组织”的原则,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成立6个功能型行业党委,通过行业+镇街“双重管理”,提升民营企业战斗力、凝聚力。秀屿区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企业党组织书记等组成招商小分队,聚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需求,前往北京、上海、河南等地开展考察活动,签约产业链项目16个,推动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湄洲岛深化“党建+民宿”建设,评选“党员示范店”,引导民宿业主结合自身优势,围绕文化创意等进一步打造各类主题式特色民宿产品,并朝着个性化、品牌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极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北岸经开区为商会党员筛选优质创业项目,引进民资回归项目70余个,总投资超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600多个,带动500多人创业致富……
一抹“党建红”,“链接”产业路,赋能民营经济新蓝海。
创优特色品牌 激活“一池春水”
“您好,麻烦您上一下机器。一会您的足部特征和健康数据就会在上面显示出来。”近日,在福建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演示脚型数据采集设备使用方法。在这里,先进的脚型数据采集设备采用国内领先的柔性压力传感技术和3D实感机器视觉识别技术,可在15秒内获取消费者足部特征及健康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驱动,推荐正确的穿鞋建议与健康增值服务。
“20多年的发展,我们不仅是在产品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形成了自己的‘蜂巢特色’党建品牌。”双驰实业党支部书记、行政副总裁程丽波说。双驰企业党支部成立于2002年,近年来,双驰实业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积极打造“蜂巢党建”,实施“三三三”人才发展规划,创新鞋品个性化定制系统,实现党建品牌与企业发展双赢,先后被评为莆田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建在民营企业,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我市积极探索党建融入企业治理的方式、路径,创新实施“政治聚心、组织聚力、党员聚标、产业聚才、发展聚效”党建工作机制,通过多元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党建+”思维,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体系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推进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硬支撑”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秀屿区按照“一园区一品牌、一行业一龙头、一企业一特色”的总体思路,先后培育了华峰党委“一线党建”、永荣科技“四个引领”、佳通轮胎“三聚三增强”等6个行业龙头企业党建示范品牌,打造多个龙头企业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周边“15分钟便民服务圈”内的30多家企业及村级党组织,破解企业党员培训教育难题。上塘金银珠宝城服务中心坚持因地、因产、因需,创新单建、联建、共建方式,成立“一块银”党建联盟,抢抓直播电商发展机遇,引进了抖音QIC质检一体仓落地,并融入“五彩秀屿”文旅产业发展,完成了“中国银饰之都”等荣誉称号复评,提升了“上塘银饰”文旅品牌区域影响力。
在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下,我市“五聚”党建品牌效应初显,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三棵树构建“漆彩”党建品牌,成立人才成长中心,提出人才培养6大机制,研发中心党员技术骨干参与了9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拥有近600件授权专利;恒而达新材料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在金属切削工具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豆讯科技有限公司上榜福建省“独角兽”企业名单,为莆田首家;全冠(福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的“BottleViewer智能吹瓶生产系统解决方案”入选工信部发布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海通劳务派遣公司把党小组建在船上、把党建工作带进海上丝绸之路,公司船员人数、经营收入实现双增长,领跑全省民营船务公司……
莆田将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着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营经济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抓手,继续探索党建引领民营经济有效途径,不断拓宽服务民营企业“红色通道”,助力强企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更好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奋力答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记者 陈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