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灾救灾中心(仓库)建设管理标准
1、应急预案科学,行动指挥高效,救灾实施严密;
2、功能区分明确,标识标志明显,设施设备配套;
3、职责分工明确,规章制度完善,日常管理严格;
4、“两齐”:库容整齐、摆放整齐;
5、“三清”:规格清、品名清、数量清;
6、“三相符”:帐、物、卡相符;
7、“五无”:无丢失、无损坏、无蛀蚀、无霉烂变质、无安全隐患。
备灾救灾中心(仓库)工作职责
1、接受和完成市红十字会业务部门下达的备灾、救灾等工作任务。
2、负责开展社会募捐筹资工作,参与救灾、救助物资的采购、募集、接收及分发。
3、负责捐赠物资的接收、保管、整理、分发和转运。
4、负责备灾救灾仓库的管理。
5、负责为全市红十字日常博爱超市和救助活动提供物资。
6、开展救灾培训工作。
7、完成市红十字会、红十字基金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备灾救灾中心(仓库)管理员职责
1、制定备灾救灾中心(仓库)的工作计划、社会捐赠物资收储和分发计划、业务经费使用计划等,报上级批准后组织实施,并进行工作总结。
2、负责库区物资存储的分区、分类和上架规划,协调仓管员对库区存储的物资科学合理安排堆位,按消防要求设置物资堆垛的安全间距、安全高度等。
3、负责规范工作程序,协助仓管员开展业务管理,验收捐赠或采购物资的数量、质量,严格相关手续,按计划分发救灾救助物资,及时检查存储物资的质保期。
4、检查督促工作人员落实安全制度和安全设施设备完好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和整改记录,重大安全问题及时上报业务部门。
5、负责备灾救灾中心(仓库)的资产管理,协助工作人员维护保养设施设备。
6、完成上级的赋予的其它工作。
备灾救灾中心(仓库)保管员职责
1、办理物资的出入库手续,记录出入库情况,填写帐簿,保存单据。
2、分类放置各类物资,标识清楚。
3、保持库内整洁有序,整齐划一。
4、定期检查物资、打扫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做好“五防”工作。
5、坚持值班制度,落实库内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6、完成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备灾救灾中心(仓库)工作制度
1、学习制度。积极参加市红十字(基金)会安排或组织的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学习(培训)。
2、请示报告制度。工作请示、汇报要逐级,特殊、紧急情况可直接请示分管会领导或会主要领导。
3、业务管理制度。开展社会募捐筹资工作,制定接受发放社会捐赠工作流程,建立物资入库验收、物资保管与保养、物资出库管理、清仓盘点、报废处理、账务处理、物资安检、中心(仓库)安全、工作交接等业务管理制度。
4、物资出入库审批制度。物资的入库、出库按照制定计划、经业务部门领导审阅、报会分管领导和基金会领导(归属市红十字会的物资需会主要领导)审批的程序进行。调拨至外地的物资价值达10万元以上由市红十字会、市红十字基金会主要领导批准。
5、经费使用制度。经费使用要有计划、有安排、有标准、有要求。先计划,逐级审批,后使用。遇紧急情况,可先口头请示后办理,事后补办手续。报销发票时,需由经办人、业务部门领导、会分管领导和会主要领导(在红十字基金会报销时需基金会领导)签字。
6、物资采购制度。参照市红十字会物资采购制度,或经市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会议研究通过后执行。
7、公物管理制度。加强对库区固定资产的管理,对公共财产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办法,专人保管。
8、安全检查制度。中心(仓库)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日)一次、市红十字会业务部门每月至少一次查找不安全因素,市红十字会分管领导不定期抽查,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9、考勤制度。严格遵守市红十字会上下班和请销假制度。
10、奖惩制度。严格市红十字会的奖惩办法,对中心(仓库)作出特殊贡献的给予奖励。
备灾救灾中心(仓库)物资安检制度
1、库区、作业区严禁烟火,禁止吸烟,按要求放置消防器材。中心(仓库)工作人员必须学会使用消防器材。
2、以《物资储备通知单》为依据,抽查入库物资,核实数量,检查质量。
3、每季盘库,对存放的物资进行检查、核实。如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报部门领导并提出处理意见。
4、经常以“五防”为重点(即防潮、防水、防盗、防火、防蛀)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
备灾救灾中心(仓库)安全措施
1、加强中心(仓库)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所有人员进入库区禁烟、禁火,无关人员禁止入库,维护库内安全,库内不得住人。中心(仓库)管理人员必须会报警、会使用保养消防器材,熟悉本库内储存物资数量、分布情况及消防用水的地点,经常保持库内外道路畅通。
2、严禁在中心(仓库)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中心(仓库)物资划区管理,归类存放,根据储存物的性质,按规定安装所需要的照明设备,不准随便乱拉电线,安装电气设备等,工作结束时应及时关掉电闸。
3、每日检查中心(仓库)防盗监控系统的运作情况。
4、按规定设置消防通道,完善库区消防设施,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等。
5、库区内实行“双人双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