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我市90后医生刘鑫鑫在福州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福建省第289例、莆田市第1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刘鑫鑫是一名献血志愿者,2020年一次献血活动中他主动留下血样,加入到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1月,刘鑫鑫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当被告知自己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时,工作人员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复:“可以,我愿意”。作为医生的他没有犹豫,第一时间配合各项安排并顺利通过高分辨、体检等流程。“当时自己比较胖,体检结果出来有脂肪肝,情况并不理想。”刘鑫鑫说,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概率是几万分之一甚至十几万分之一,一旦配对成功,对患者来说就有了再生的希望。为此,他改变了往常开车上下班的习惯,每天坚持骑行或走路,并注意日常的作息、饮食。在第二次复查时,身体一切指标恢复了正常。他说:“能救一个人不容易,怕自己的生活习惯影响捐献,就麻烦了”。

4月18日,刘鑫鑫入院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4天来,通过连续注射7剂动员剂,将造血干细胞从骨髓血中动员到外周血内。4月22日中午12时40分左右,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循环采集了近5个小时,刘鑫鑫成功捐出277CC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之后,顺利送达省外用于患者救治。当天,刘鑫鑫还收到了来自受捐献患者的亲笔感谢信。

莆田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朝霞和莆田福德医院(原莆田协和医院)代表一同前往福建省肿瘤医院看望捐献者。福建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负责人 敖志雄给捐献者颁发证书。

“捐献确实对身体没有危害,造血干细胞也是可以再生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只是简单的打几针动员剂,抽下血就好了,对病人来说就是一条命。”刘鑫鑫呼吁更多的人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大家庭来。
4月23日,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朝霞在莆田福德医院(原莆田协和医院)的欢迎仪式上说:“感谢刘鑫鑫的大爱行为和他家人的全力支持,希望能借此机会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中来,让生命延续,让爱心发亮”。
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
只需10毫升血样,就能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有可能成为血液病患者再生的希望,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家庭。
那么,捐献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一旦加入中华骨髓库后,后面需要配合做什么?捐献造血干细胞安全吗?
➤采集10毫升血样
如果你的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就可以在当地采血点采集8—10毫升血液,把相关资料录入到中华骨髓库的数据库中,成为造血干细胞的志愿捐献者。
➤一周以上的“静思期”
采集血样结束后,有一周以上的“静思期”。所谓“静思期”,就是在一周的时间内可以继续思考,了解相关知识,如果改变了主意,请立即通知当地红十字会或省级分库,终止后续相关检测,避免资金浪费和可能对患者造成延误。
➤血样配型成功,接下来怎么办?
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后,在中华骨髓库里会形成一个样本,患者会拿自己的样本去骨髓库中进行配型,如果配型成功,就会继续进行高分辨配型。
所谓高分辨配型,同样也是采集10毫升血样做进一步精准配型。如果高分辨配型成功,将进行体检。体检一旦通过,按照安排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
体检合格后,捐献者在采集医院连续几天注射动员剂,每天1-2次,之后进行采集。采集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其余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
➤注射动员剂是安全的
经过国际上对数万名捐献者注射动员剂的临床证实,注射动员剂是安全的。个别出现的感冒样症状会在捐献后一两天内自行消失。随访观察亦未见远期副作用。
➤采集技术成熟、安全
采集造血干细胞如同采集成分血一样简单、安全。整个采集过程中所用的器材,都会经过严格消毒用。采集完成后,轻微的疼痛感和不适感会很快消失。
➤生理上无损健康
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后1-2周内,血液中各种成分即可恢复到原来水平。捐献一点造血干细胞不会损害健康,却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