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4月18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莆田学校100余名学生走进莆田市红十字万康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在应急救护研学基地开展以“健康莆田·“救”在身边”为主题的应急救护研学活动,实地探究培训基地先进设备和急救常识。

在培训中心的老师们带领下,同学们在“地震安全”板块,体验地震模拟平台,感受地震发生时各种震级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晃动,切身了解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在“交通安全”“水上救援”等板块,孩子们学习有关于交通安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交通安全知识的认知,并通过展板、视频、救援设备展示等方式,提高防溺水知识和技能。厨房安全隐患怎么排查?灭火器怎么使用?在“消防安全”板块,同学们通过模拟灭火、仿真厨房寻找安全隐患等实践操作,学习消防知识,掌握火灾自救互救知识,提高防灾避险能力。在“应急救护”板块学习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等方面的知识,带领同学们系统学习判断环境安全、判断意识、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判断呼吸、给予患者心肺复苏等流程,给大家演示心肺复苏与AED使用等急救的标准步骤,气氛非常热烈,同学们真实地体验了心肺复苏的各个环节,学习并了解了非常适用的技能。

活动现场,通过应急救护、防灾避险、交通安全、地震安全、消防安全、水上救援等知识讲解,体验溺水自救互救、烧烫伤处理等基本救护知识和技术,寓教于乐,让同学们争当“小小急救员”,通过实践增强应急救护意识和能力。

带学生们参加应急救护研学活动,既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又学会常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非常有意义!陈金朋副书记和刘鑫副校长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掌握常见的突发危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安全无小事,生命大于天。安全教育一直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莆田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场应急救护是守卫生命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此次应急救护研学活动,有效增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们应对突发情况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为平安校园再增设一道安全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