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荔城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让老百姓吃饱吃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聚力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一是坚持抓好惠农政策落实。充分发挥政策效益,立足区域实际,因地制宜出台我区《2024年稳定粮油生产十八条措施》,措施聚焦规模种植双季稻、撂荒耕地复耕种粮、蔬菜大棚轮作种植单季稻和油菜种植等多项补助政策。足额拨付2024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共发放补贴资金825.168484万元,补贴面积82781.91亩,惠及农户62385户,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二是坚持抓好高标农田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原先的“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农田”变“良田” ,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助力粮食丰产丰收。今年拟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800亩,超额完成任务。三是坚持抓好农机机械发展。持续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引进先进农机、加大示范基地建设,以农机发展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今年我区培育1个区域性农机社会化示范服务中心、建设3个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引进全市首台水稻精量育秧播种生产线,以及6台辅助驾驶智能插秧机,实现精量播种和精确机械插秧。
二、聚力抓好特色农业生产
一是聚焦优势集聚。立足我区资源优势,围绕花椰菜、紫甘蓝、黄花菜等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全区累计认定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6个,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聚焦品牌打造。鼓励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充分挖掘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资源,进一步提升荔城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目前,全区共认定绿色食品7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3个,今年拟认定绿色食品5个,推荐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1个。三是聚焦示范带动。加强服务指导与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培优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全面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
三、聚力打造百姓丰富餐桌
一是强化畜禽生产稳定发展。指导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积极推广“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模式。目前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3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加强辖区畜禽监测工作,准确掌握畜禽生产情况,强化监测预警,建立生产情况月度分析机制,稳定全区畜禽生产,2024年上半年全区出栏生猪5.231万头,出栏家禽95.0866万羽,肉蛋总产量9973吨。二是强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动物检疫,严格检疫程序,全区2024年1-8月共实施生猪屠宰检疫154660头,肉牛屠宰检疫1125头,山羊、绵羊屠宰检疫10050只。落实监测抽检,围绕养殖、屠宰环节,针对生猪、肉牛、肉羊、禽蛋等重点品种,加强药残监测,今年已完成畜禽产品快检520批次,全力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三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组织开展全区“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共下拨消毒剂3800公斤,消毒86个行政村、7个市场、1个屠宰场、24个规模场,消毒面积415.9 万平方米。组织部署、检查和指导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全区应免家禽23.11万羽,家畜2.83万头,小反刍800只,全部应免尽免,群体免疫密度达到100%,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荔城区委改革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