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智慧赋能 全程监管 拧紧城镇燃气“安全阀”

来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4-05-07 16:00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今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燃气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气瓶质量安全追溯智能管理系统》,创新智慧赋能,实现全程监管,切实拧紧燃气“安全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强化“三道联锁”,实现“三维”防范。一是流程联锁,强化人防。充装前和充装时扫码联锁,气瓶充装前未扫码检查的,无法进入后续充装,若扫码检查发现“异常”气瓶,系统将智能关闭,“拒绝”充装;同时设置气瓶默认充装频次和月充装频次,若扫码检查时,发现该气瓶充装不到3天或每月充装超过10次,系统将自动纳入“黑名单”,禁止充装,有效防止使用“口袋码”充装。二是设备联锁,强化物防。即电子秤与燃气充装设备联锁,10家充装单位共投入600万元,对在用的容器、压力管道等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全面取消机械手柄可以人为强行加压充装的装置,统一采用电子定量自动充装。三是数据联锁,强化技防。各充装单位所有气瓶统一建立“一瓶一码”档案,做到气瓶号与气瓶码一一对应,全市在用的98万多只液化气瓶全部建立电子档案,累计采集充装记录313万余条,报废并去功能化气瓶2.63万只,市内未建立档案或档案不齐全的气瓶无法进行充装,切实从源头上防止“口袋码”,目前燃气充装站视频监控数据正逐步接入气瓶质量安全追溯智能管理系统。

  二、运用“三色瓶码”,实现“三方”便利。一是扫码追溯,方便部门执法监管。通过气瓶质量安全追溯智能管理系统,划定绿码、黄码、红码“三色瓶码”,有效为气瓶溯源提供信息支撑,倒逼充装单位依法依规充装。二是扫码运用,方便企业分类管理。若扫码结果为绿码则可放心正常使用,若为黄码则是长期无充装记录的休眠气瓶,引起企业关注使用,若为红码则为异常气瓶,并提示禁止使用,方便企业使用管理。三是扫码查询,方便群众消费维权。扫码查询,方便群众消费维权。可以通过手机扫气瓶码查询气瓶登记单位、充装单位、末次充装时间、检验有效期、气瓶状态和“红黄绿”三色瓶等信息,方便群众维权。

  三、创新“三个机制”,实现“三级”共治。一是建立“线上+线下”联管机制。线上通过印发文件指导、制定指导手册等方式,加大对追溯系统的管理力度。线下县区监察人员加强巡查、检查,人民群众积极投诉举报违法行为,新闻媒体曝光典型案件,燃气行业协会开展行业监督,实现市级、县区、乡镇“三级”共治。二是建立“自评+他评”联管机制。督促燃气充装单位和能源企业切实履行燃气管道建设主体责任,制定检验计划、进行自评自改,依法履行法定检验义务。同时,委托第三方开展燃气管道安全检测和评估,有效补充监管人员不足,专业技术缺乏问题。2023年开展公用燃气管道检测和安全评估103.6公里,排查安全隐患36条,均按时整改到位。三是建立“联席+联动”联管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燃气相关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联动,加强工作衔接,增强工作合力,2023年燃气专项整治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3人次,发现并完成整改问题隐患34个,下发指令书11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