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荔城区聚焦基层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现实发展需要,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深化“三重一赋能”机制,用好“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平台,充分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创新推行“三个转变”工作法,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省级文明城区年度测评,荔城区荣获全省第四、全市第一;全市“三农”暨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西天尾镇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后黄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黄石镇东甲村获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主要做法如下:
一、变“单兵行动”为“联合作战”。区委区政府谋定而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攻坚战。一是突出高位推动。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区级层面成立打造和美乡村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平台,健全“镇村主体、群众参与、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区直部门常态化驻村联户、结对帮扶。目前,28名处级干部、83名科级干部深入挂钩村居指导推动,5600名党员、2000多名网格单元长积极参与,整治道路沿线、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关键节点问题9312处,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二是突出示范比拼。区委带头,前往邵武市、建瓯市、闽清县考察学习经验做法;全面启动乡村治理“六清”行动、和美乡村“五美”建设,召开全区现场推进会、镇街观摩会13场次,进一步强化对标先进、比学赶超。同时,按照分批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每个镇街每批次确定1-5个重点整治村,统筹集中全镇力量进行攻坚,先后开展村居互评互学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现场检查拉练活动36场次,通过拼“颜值”、比“内涵”,达到“户户争示范、村村争美丽”,促进共同提高。三是突出制度保障。出台《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和美乡村荔城模式实施方案》等文件,细化三大类39项工作任务,亮出“责任清单”“工作清单”,推行分类考核、奖惩激励等运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确保乡村建设行动开好局、起好步。
二、变“蜻蜓点水”为“深耕细作”。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乡村治理“六清”行动、和美乡村“五美”建设全面启动。一是在“整”字上下功夫。党员分类入格,纳入网格组织管理,推选村“两委”成员、党员骨干等担任网格长,推动网格党组织负责人与网格长实现“一肩挑”,带动广大热心村民参与治理。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对主街巷道、房前屋后、绿化区域加大人员机械投入,确保清理彻底、不留死角。截至目前,投入整治资金1300多万元,出动大型机械80多台、农用运输车700多次,清理乱石杂物120余处2437多吨,清理房前屋后杂物3000余处。二是在“美”字上做文章。各村居成立“四支队伍”:责任落实队伍(村“两委”、党员)、宣传劝导队伍(老同志、村里乡贤)、志愿者队伍、美丽庭院巾帼队伍,发动群众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一批小而实、小而精、小而优的“五美”建设点,把点状和美乡村串珠成链为连片风景。今年以来,全区完成美丽庭院建设205户,美丽乡村微景观91处,美丽乡村小公园12个,美丽田园4个,美丽乡村旅游点4个。三是在“清”字上见实效。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符合荔城实际的“六清”(清垃圾、清沟渠、清杆线、清院落、清道路、清陋习)专项行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动群众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今年以来,累计开展10场次,清理乱堆乱放2.1万余处,清理生活垃圾6.2093万吨、沟渠102公里、淤泥660吨。
三、变“临时突击”为“久久为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是一时兴起,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做到共护共管、久久为功。一是强化基层治理。围绕做强乡镇、做实村居的工作目标,探索推行党建引领多方合作机制,推动镇级城市管理、公安、司法等力量下沉网格一线,推动党建引领、夯基惠民“一张图”绘到底,健全完善镇、村常态化事件流转处置和研判会商机制。今年11月,市委、市政府对运用“全市一张图”平台推动基层治理创新评比活动中,西天尾镇2个单位及1名个人获通报表扬。二是打造项目产业。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谋划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引导各镇街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孝廉文化等传统特色人文资源,融入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实现乡村“颜值”与“气质”兼修。第二届荔枝文化美食节成功举办,莆田市“爬龙船”民俗赛事在黄石镇华堤村举行,实施“莆阳开春”“莆阳爽夏”“莆阳赏秋”等系列项目,北大、吴江、东阳村成为全市热门打卡地。三是开展环境整治。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各村居每月设立1天为“村庄清洁日”,发动干群力量全面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将整治工作与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区一同抓在日常、严在平常、重在经常。同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莆仙戏小戏、喊赞句等接地气的方式和各类新媒体,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宣传241场次,做到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入心、入脑、入行”。
(荔城区委改革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