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扬帆奋进正当时 文明花香沁荔城——荔城区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中心建设工作

来源:荔城区委改革办 时间:2023-07-31 17:16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荔城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工作目标,以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为契机,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在推进市容市貌靓丽出彩、市民整体素质提升、社会公益氛围浓厚等方面不断取得成效,为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贡献荔城力量。同时,作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县区,荔城区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中心建设工作,有效发挥凝聚民心、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文明创建全域覆盖,全民动员

  荔城区创新建立常态化创城工作督导机制,结合推动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常态化开展十三个创城测评项目及“门前三包”红绿旗督导评比,通过日常态排查、月督导评比措施,定期补缺补漏,常态开展整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形成共管、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局面,推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在推动常态化创城过程中,荔城区注重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争当“啄木鸟”。持续开展区直机关单位挂钩社区小区、定点包段助力创城、挂钩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提升等活动,61个区直单位挂钩80个小区、63条路段、130个村居文明实践站,推动创建常态化全域化。开展“荔城文明随手拍”活动,市民群众通过“随手拍”参与城市治理、文明创建,用自己的镜头曝光陋习、点赞文明。

  二、文明实践守正创新,立破并举

  荔城区作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七个县区之一,于2019年10月晋级全国第二批试点县区。荔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着力构建“1358”工作体系,推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试点过程中,荔城区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政府和社会双向互动新模式,通过“基金会+志愿平台+实践活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打造文明实践“活源泉”,推动志愿服务“细水长流”。全区现已募集文明实践基金22家,金额3124万元。荔城区在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基础上,积极推动“三堂+”变“文明礼堂”行动,设立文明实践点和教育服务阵地186个,将拱辰东阳陈氏祠堂、西天尾后黄龙华堂等祠堂、庙堂、教堂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开辟文明实践新高地。截止目前,全区已注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93支、文明实践志愿者10万余人、线上注册技能型志愿者3万多人。持续打造“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月行一善”“助医助残”“智慧音箱”“闽善行”等长效特色品牌,入驻社区(小区)43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7500多场次,线上线下受众达500多万人次,有效发挥文明实践中心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努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荔城样板”。

  三、文明培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荔城区创新增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公民道德建设支撑平台,通过选树、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不断把公民道德建设引向深入。先后开展“百名时代新人·荔城好人”推荐评选、新时代文明实践“千百十”系列推荐评选等活动,城市文明形象、公民道德水平显著提升,涌现出“闵庆昌老人为礼让车辆脱帽鞠躬”、道德模范郭景国、邓福兰等先进典型,为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树立鲜活典型。荔城区还充分盘活镇街、村居文明实践所、站“智慧音箱”广播,定期向市民、农民群众播报新思想新政策,实现区域宣传全覆盖,助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风好扬帆正当时。荔城区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有效衔接“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社会治理平台,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继续深化资源整合,实现中心、所、站建设有效覆盖,推动文明实践“荔城路径”走深走实。

  (荔城区委改革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