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来,市委组织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工作部署,坚持多措并举,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为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坚持政治引领、实践历练,让干部“能”担当。
强化铸魂固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重要学习内容。精选打造木兰溪防洪工程奠基点、木兰溪治理展示馆等22个现场教学点,充分利用“闽中革命红色之旅”等7条红色教育培训线路、28个“红色打卡地”进行现场教学,不断夯实干部的思想基础。督促全市各基层党组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提出的“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专业训练。大力实施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举办“莆田大讲堂”,组织开展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层治理、民生保障、港口崛起等专题培训。去年以来,先后举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市域治理现代化等各类专题班25期,培训市县乡三级干部1000多名,开设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多个网络班,累计培训基层干部7.6万多人次。强化实践锻炼。注重把产业发展、项目攻坚、疫情防控等基层一线作为促进干部历练成长、素质提升的“试金石”和“主战场”。“点将式”选派干部到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实践锻炼、砥砺品质,在打硬仗、扛重活中练就铁肩膀、锤炼真本领。比如,去年从市直机关选派59名机关年轻干部深入12条重点产业链进行蹲点历练,不断提高干部本领。又如,城厢区率先从各镇街选派区直优秀干部挂职副书记,专职从事疫情工作,既为抗疫一线充实骨干力量,又为干部提供多岗位锻炼平台。
二、树立用人导向、实干导向,让干部“勇”担当。
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突出实干实绩实效的选人用人导向,健全完善一线考核、巡回蹲点考核、关键节点考核、无任用考核等4种考核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在基层一线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好干部,及时予以提拔重用,形成“提拔调任一批、激励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2022年以来,全市共提拔重用84名、晋升职级95名重点任务一线攻坚“干将”,极大激发了基层一线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鼓励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县区因地制宜、因才施策制定具体措施,通过上下协同联动,共同打出一套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组合拳”,不断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北岸经开区创新干部使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按照“党管干部、身份封存、岗位竞聘、档案记录、级别互认”的办法,实行编内任职和聘用管理的“双轨”运行,为敢为想为能为的干部搭建干事创业新平台。强化典型引领作用。完善党内表彰机制,做好平时激励、专项表彰工作,常态化开展“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评选活动,选树、表彰一批担当作为的闯创干典型,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宣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鼓励带动更多干部积极担当、奋发进取。比如,仙游县司法局党组书记郑武进同志在“910”仙游疫情期间,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市委第一时间发出《关于开展向郑武进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郑武进同志先进事迹,2022年8月,郑武进同志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在广大党员干部间引起强烈反响,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注重严管厚爱、能上能下,让干部“愿”担当。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纪律进行全方位管理,贯彻落实《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定期开展领导班子担当作为情况的专项调研,建立干部履职负面清单,把干部担当作为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和选人用人专项检查重要内容,完善领导干部履职用权主要风险提示清单制度,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比如,荔城区出台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干部不予或暂缓晋升的13条具体情形,政策出台以来有4名存在“负面清单”有关情形的干部被暂缓晋升职级,对3名不作为不担当的干部调整为非领导职务。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探索出台《机关效能建设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暂行办法》,列出“不作问题处理”“免于效能问责”等46种情形,完善容错纠错事前备案制度,坚持容错纠错并举,营造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比如,秀屿区出台失实信访举报澄清制度,推行“两反馈、三澄清、一回访”澄清保护机制,近年来先后为55名受到不实信访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旗帜鲜明的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完善关心关爱机制。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激励计划,完善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等激励措施,加大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条件艰苦地区干部关心关爱力度,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比如,湄洲岛出台《关于重新核准湄洲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意见的通知》,提高基层事业单位中、高级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把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比例由13%提高到18%,极大提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