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深耕碳汇渔业 撬动“蓝色粮仓”——秀屿区打造蓝碳发展高地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秀屿区委办 时间:2023-04-30 09:17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各级政府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近年来,秀屿区大力推进花蛤、鲍鱼、牡蛎、双线紫蛤“四大贝苗”种业创新和水产养殖,加强海洋生态产品供给,不断探索碳汇渔业发展新业态,逐步构建以绿色养殖、绿色交易促进渔民渔企绿色增产增收的新模式。2022年全区渔业产值80.71亿元,比增8.5%,海水养殖面积2万多公顷,占全省10%,全区牡蛎年产量18万吨,测算年碳汇量约28万吨,海洋渔业碳汇储量可观。

一、因地制宜,新理念引领前瞻性规划。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海洋碳汇工作,积极探索、着力强化发展碳汇海洋实践示范,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印发实施《关于印发加快建设“海洋富区”推进海洋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莆田市秀屿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将碳汇渔业列为十四五秀全区重点工作方向,为开创海洋经济新篇章指路引航。二是强化技术支撑。积极促进全区探索蓝碳市场化交易,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及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共同推进“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海洋碳汇经济。三是强化要素支持。努力抢占碳汇经济先发优势,投入区级资金培育碳汇渔业,积极向省、市争取项目资金助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今年拟借助海洋产业示范区项目,构建“增汇登记、核算评估、碳汇交易”一体的海水养殖碳汇开发服务体系,进一步形成海洋渔业碳汇价值转化示范模式。

二、深耕细作新技术引领低碳化建设。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依托南日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健康、生态水产养殖。一是扩大固碳品种养殖规模。注重养殖高碳贝藻类,促进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净化水体,提高海水养殖的碳汇效率,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积极贡献。积极引进北方大型海藻龙须菜“鲁龙1号”,实施龙须菜、海带轮养模式提高固碳增汇水平。稳定牡蛎、鲍鱼、花蛤等贝类养殖规模,建设平海湾全国双壳贝类主要育苗基地,年产蛤蛏、贻贝等苗种9000多亿粒,是全国最大的厚壳贻贝苗生产基地(占全国80%)和重要的菲律宾蛤仔室内育苗基地(占全国10%);同时推广绿盘鲍、扇贝、贻贝等贝类养殖品种。二是探索“风电+养殖”融合发展。在全省首创南日北港风电养殖融合发展模式,以龙源海上风电建设南日岛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为契机,在风电区海域留足风机安全距离后,将8000亩已征用海域用于开发海水养殖项目,最大限度实现还海于民,解决渔民群众失海再就业问题,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海上风电区融合环保养殖模式。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7000万元,养殖龙须菜等藻类3000多亩,可实现水产品年产量达3.4万吨。三是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创建以虾蟹贝多营养层级生态养殖模式为主的核心示范区,提升水产品质量、提高养殖效益,从而实现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202211月,龙源风电漂浮式海上风电融合深海养殖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项目开工建造,系全球首个漂浮式风电与网箱养殖融合示范项目2022年全区荣获“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称号,系福建省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以县区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的创建单位。

三、借力打力,新机制引领全社会参与。通过碳汇交易案例为水产养殖公司、养殖户额外创收,打开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有效激发全区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潜力,成为新时期新一轮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一是全国首例双壳贝类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引导区内规上生产企业增强节能减排社会责任意识使其通过购买养殖企业的海洋渔业碳汇来抵消其自身碳排放,从而实现碳中和2022年,引导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购买林蚝(福建)水产有限公司10840吨贝类碳汇来抵消自身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率先完成全国首例双壳贝类海洋渔业碳汇交易,为林蚝(福建)水产有限公司额外创收20万余元。二是全国首单村集体海洋碳汇交易。积极探索碳汇交易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思路径,推动南日镇云万村、岩下村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达成全国首单村集体海洋碳汇交易,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余元,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为村民开展更多公益项目和提供更好公共服务。三是“检察+蓝碳”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融入“海上福建”、“海上莆田”建设,区人民检察院、区海洋与渔业局共同研究探索“检察+蓝碳”司法保护协作机制,以蓝碳司法协同治理为切入点,通过“生态司法+碳汇”办案模式、蓝碳讲堂活动等方法,提高海洋碳汇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形成蓝碳司法保护与治理秀屿样本。

(秀屿区委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