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三大行动”,筑强堡垒建好队伍。一是开展“头雁领航”行动。制定出台《“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教育管理监督办法》,推动“领头雁”讲政治、会履职、能干事、守纪律、作风实。全面开展村(社区)换届“回头看”,安排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分头带队,对38个村(社区)全部回访调研一遍,每个村(社区)专题召开“村情会诊”分析会,查找不足、分析症结、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及时调整优化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一步做到结构优、功能硬。坚持问题导向,按照10%比例排查4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由处级领导干部挂钩,一村一策、精准整治、全部销号。二是开展“能力提升”行动。针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后的能力状况及履职需求,深入实施“新时代北岸村(社区)“两委”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分级分类开展全员轮训,先后举办培训班27期共计1200多人次,使村(社区)干部的政治站位、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作风纪律更加适应美丽北岸建设需求。三是开展“练兵比武”行动。坚持“全员参与、分级开展、擂台比武、争创一流”原则,采取“村级练、镇级训、区级比”三级联动模式,精心组织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练兵比武”行动 ,重点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高不高、发展思路清不清、业务能力强不强、履职水平行不行、工作成效好不好,比出压力、赛出动力、激出活力,积极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至今已开展57场次。
二、实施“三大工程”,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实施“村级党建整体跃升”工程。推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工作法,梳理细化全年村级组织建设工作重点任务清单32项,建立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的调度、察访、晾晒、研判、提升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实现“整乡推进、整区提升”。进一步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民主评议、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探索农村发展党员“上提一级”预审模式,由乡镇党委提前介入、源头把关,有效防止“近亲繁殖”等问题,加强对农村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着力建设一支引领乡村振兴的先锋模范队伍。二是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按照“组织重构、资源重整、力量重合”原则,全区划分网格227个、单元3371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配齐配强党员网格长、单元长,打造“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穿透式末端组织体系,把基层治理有效落实到“最后责任主体、最小治理单元”,确保群众身边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受欢迎”。采取“以奖代补”“星级评定”方式,新建10个可提供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6项服务功能的“党建+”邻里中心,探索在网格(小区)延伸建立3个党群服务站,构建群众家门口“15分钟”便民惠民服务圈。三是大力实施“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工程。结合全市开展“百名组工干部进千村”活动,采取“一包一”“多包一”模式,区、镇两级组工干部全下沉,所有村(社区)全覆盖,创新开展“大宣讲、大调研、大服务、大落实、大学习”活动,以“坐”到群众板凳上的姿态、“想”到群众心坎里的心思、“干”到群众家门口的行动,累计讲授党课62场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46场次、解决问题139个。深化“网格吹哨、党员报到”模式,推动全区24个机关党支部与38个村(社区)结对共建,1017名在职党员到网格、单元报到。扎实开展“我在乡间有亩田”活动,区直机关476名党员共认领撂荒地230多亩,推动7000多亩撂荒地连片开发流转,年产值达3亿多元。
三、打造“三大品牌”,因地制宜优势赋能。一是打造“流动党员反哺家乡”品牌激活力。针对外出经商务工流动党员占全区党员总数近30%的区情特点,充分发挥北岸是全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发源地的优势,以担负全市流动党员源头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试点为契机,制定《创建流动党员源头教育管理服务先行区实施方案》,构建“上下联合、内外联动、两地联建”的流动党员源头教育管理新模式,积极引导广大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助推发展,共引进民资回归项目70余个,总投资超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600多个,带动500多人创业致富。二是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品牌促发展。针对北岸村情相似、产业相近、自然禀赋相同的情况,深化探索“跨村联建”党建模式,实行“组织联建促战力、项目联动促融合、产业联兴促发展、区域联治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四促”工作法,组建跨村联建示范点4个,成立中心村党委2个,累计联手打造项目46个、收益568万元,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三是打造“海安党建联盟”品牌强治理。针对北岸海岸线长、涉海违法犯罪多发易发的实际,以探索建立防走私、防偷私渡、防盗采海沙、防侵占海域等“五联防”工作机制为抓手,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破解海域治理体制机制难题的重要保证,汇聚15个属地村(社区)以及公安、海事、海警等29个党组织,打造“理论联学聚魂、资源联享聚力、活动联办聚心、队伍联抓聚智、工作联动聚效”的“五联五聚党旗红”海安党建联盟,较好破解“九龙治水而水不治”难题,开创北岸海安治理新格局,实现了涉海违法犯罪“零新增”“零发生”,群众安全感率跃居全省第6位,获评福建省第四轮第二批“平安县区”。
(市委组织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