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面“两难”,以强带弱建堡垒。针对“弱村发展难、强村突破难”,按照“域相邻”“业相近”“势互补”原则,分类实施“跨村联建”“区域联建”“村企联建”,把党的组织体系深度嵌入产业链条。一是强村弱村联手组家。将党建基础好的村与软弱涣散村联建结对,通过传授致富经、联席同研判、共同建产业,让“精品村”发挥引领作用,辐射带动软弱涣散村发展。联合184个村成立61个中心村党委,打造2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动建设127个乡村振兴项目。如,仙游度尾镇由洋坂村等三个党建基础好的村牵头,联合周边6个基础薄弱党支部,成立“柚相邻”区域党委,通过“组织联建、区域联治、产业联赢、服务联享、乡风联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二是富村穷村牵手创业。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差距,推行“整乡统筹、联村集约”办法,全面推广“中心村党委+合作社”“大手拉小手”联合发展模式,依托中心村党委成立53家中心村合作社,形成“五彩萩芦”“仙优汇”46个区域品牌。如,荔城区以黄石镇惠下村等13个村集体收入稳定村为基点,开展“跨村联建促振兴”行动,推动临近村集体收入薄弱村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冷链仓储等27个特色项目,2022年增收村集体收入676万元。三是强企强村携手突破。探索“强村+强企”“中心村党委+朋友圈”等模式,组织46个企业与村党组织联建,扩大乡村振兴成果,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50万元。如,城厢区海头村与福建才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建,通过“联建党组织(招工)+龙头企业(销售)+个体商户(原材料制作)”分工合作,实现村财与村民双增收。
二、直面“两少”,由内及外聚人才。针对“农村劳动力少、乡土人才少”,通过内培外引等手段,把“巢”筑到农村、把“凤”引到农村。一是建好乡土人才“蓄水池”。根据中心村项目需求,分类建立完善6532名“乡村能人信息库”、2314名“科特派专家库”、7125名“本土人才库”、1258名“离任干部库”。采取“中心村党委点单+专家库接单”的模式,举办320场乡村规划、种植技能提升、基层治理等个性化帮带培训课堂,组织70多次跨村观摩会,提升基层带富本领。二是招纳乡村振兴“文创客”。集中发布“旅游线路”“农产品清单”等宣传条目210条,开展“引老乡、带游客”活动,76名能人、81名返乡大学生担任中心村党组织班子成员,37个回乡文创团队参与创办89个村文创旅游项目,建立“兰石享趣”等41个产业直播基地,打造“前溪梯田”“后黄油菜花”等68个网红旅游打卡点。三是打好流动党员“特色牌”。动员332名流动党员回乡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聘请223名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党员骨干担任中心村招商引才专员。引导460名流动党员企业家组建20个乡村振兴产业联合体,筹资28多亿元投资火龙果、紫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三、直面“两低”,从低到高提能力。针对“党组织发展能力低、党员带富能力低”,实施“领头雁提能”计划,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全面提升致富能力。一是学历大提升。摸排联建村“两委”干部现有学历、就读意愿等,建立学历提升“需求清单”。依托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莆田开放大学等院校开设基层干部学历提升班次,724名联建村“两委”干部大专以上学历提高至67.1%,中心村党委班子成员大专以上学历达87.9%。二是能力大比武。举办村干部集中轮训137期、受训人数1.4万多人次,开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61场。举办中心村“党组织书记讲堂”67场,开展“党建项目大拉练”150多场,推动集中解决矛盾纠纷、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问题2100余件。三是力量大下沉。选拔586名熟悉农业农村的干部到联建村项目一线指导,安排156名新录公务员、选调生进入中心村片区任职,提拔任用58名乡村振兴一线干部。开展“百名组工干部进千村”活动,350多名组工干部深入中心村参与指导项目策划、建设,开展枇杷预售直播等活动,帮助销售农产品15万吨。
四、直面“两弱”,聚沙成塔凝合力。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治理能力薄弱”,坚持联村项目同建、产业联营、服务共抓,做到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一是基础设施联建。推行中心村区域内项目建设集中规划、集中筹资、集中施工模式,对联建片区内78个基础设施项目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如,涵江区张洋中心村党委将联村范围内的森林步道工程、乌溪水库道路提升工程、安全生态水系治理工程等一体打包,联合投资1010万元,推动湘溪水系全流域治理。二是产业项目联投。采取中心村牵头、联建村入股、同投资收益的办法,引导137个联建村入股海上风电、光伏电力、海上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每年获得稳定分红。去年,184个联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15万元,其中98个超过50万元。三是党群服务联手。构建区域多功能“服务圈”和跨区域大联防大调解机制,建设136个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推行联建、联购、联办、联设“四联”服务模式。全市联建村党组织设立1768个网格党支部、单元党小组,组建893支联村调解队、巡逻队,采集、调解、解决问题2.1万多件。
(市委组织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