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新经济背景下提高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思考

来源:市统计局 时间:2023-03-29 09:41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经济普查是我国每五年开展一次的对国情国力的综合性调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此次普查对于摸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底”,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新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新经济下经济普查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要摸清摸准这些新经济对经济普查而言是新的挑战。    

(一)新兴行业普查难。一是电子商务行业清查困难。许多电商、文化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存在认定困难、流动性大、经营地分散、办公场所隐蔽的特点;一些虚拟店或用虚假地址,或多店共用一个地址,或无门面,或证照存疑,易造成或重或漏的问题。二是平台经济体清查困难。很多商业零售、餐饮服务企业,既有实体店售卖,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进行网售,如果把这些企业数据与网售数据简单相加,会有很大重复;另外,快递、外卖、代驾等平台聘用人员缺少明确的认定标准,也易出现漏统、重复等问题。三是家庭保姆清查困难。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加上科学育婴观念的流行,月嫂行业异军突起。一些家庭不通过家政公司,而是经由熟人介绍,雇请月嫂、住家保姆,易出现漏统现象。

(二)普查对象配合度不高。一些中小型企业包括个体经营业主对普查的认知度不高,担心如实填报的数据,今后可能作为各种处罚和定税的依据,不愿意将个人信息及企业经营收支状况告知经济普查员,从而导致不报、少报、瞒报、乱报。

(三)部门参与度较低。经济普查是政府行为,是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分内之事,靠统计系统一家做不了,也做不好,需要各级政府的行政力量和统计部门的业务指导有机结合,形成合力。以往经济普查各部门直接参与度大都较低,参与的工作主要是前期清查阶段配合提供单位清查名录。总体看,统计部门单打独斗搞普查的格局仍然没有打破,远未达到经济普查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各司其职的效果。

(四)“两员”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两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人不懂专业知识经济普查各项指标(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净利润、投入产出等)专业性较强,对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高。但以往经普中选聘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有一些年龄偏大学历较低,很难胜任经普工作中复杂、专业的指标理解和填报工作二是“两员”队伍稳定性难以保证。一方面,经济普查工作时间跨度,从清查摸底开始到普查登记结束,中间还有一段空闲期,很难保证参加清查工作的普查员继续参加普查登记;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工作任务繁杂,大部分普查员都是身兼数职一些普查员因工作量大、难度大等问题,出现中途停工的现象三是“两员”补助难以充分保证。四经普国家统计局发文明确“两员”补助标准要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水平,但地方实际预算标准仍然偏低。由于工作补助标准不明确、补助未能及时发放到位,有一部分普查员不愿意再参与普查的正式登记。

二、提高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措施建议

(一)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数据,发挥网格化全覆盖开展清查。一是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数据,摸清摸准新经济。建议由国家层面进行协调,让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滴滴出行等互联网平台支持五经普工作,提前将平台经济用户数据分解并加密打包下发至县(市、区)一级,包括电商、快递员、外卖员等网络资料信息,为摸清摸准新兴经济体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充分利用莆田市“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的优势,充分发挥网格化全覆盖的特点,发动网格员进行“地毯式清查核实。通过构建“派单-接单-转单-退单-审单”核查工作链条,核查名单自动推送手机端,网格员可对照列表逐一核实、甄别、上报,普查办实时审核入库。另外,网格员将走访发现任务底册外的市场主体主动填报,纳入平台监管服务,实现辖区市场主体全覆盖、不遗漏。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普查对象配合意识。发告知书,从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平台向普查对象推送我们的普查需求,从这些方面进一步提高大家对普查的认知和配合度。二是强化普查宣传,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被调查对象知道依法提供统计资料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消除普查对象担心商业信息泄漏的思想顾虑,提高普查对象配合意识,促进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部门联动,加大部门数据应用力度。一是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数据,对市场活动活跃度高的企业单位重点做好信息采集更新力度,了解企业存续状态二是加强与通信部门、物流快递及电商协会等部门沟通,通过通信流量、物流快递等数据掌握企业经营情况,比如利用电信等部门手机信号信息、信用卡消费信息等大数据,加强服务业的统计;利用电商平台的商品数据、交易数据来加强销售额统计;利用网络流量、物流快递、租金、人员数量、店铺面积等要素来核算企业经营情况。

(四)拓宽“两员”选聘渠道,提升“两员”综合素质。一是强化政府行为,确保“两员”队伍质量。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结合工作实际,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选调具有一定财会基础的人员充实到普查队伍中二是拓宽“两员”选聘渠道。“两员”选聘除了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级网格员能够胜任普查工作的人员外,还可以公开招募毕业(或实习)大学生、企业统计和财务人员,居住在当地的退休教师和退休干部。三是优化年龄结构,配齐“两员”队伍。经济普查中既需要熟练智能手机采集数据操作、快速吸收统计知识的年轻普查员,也需要长期从事村(社区)各项社会工作,熟悉当地情况,组织能力较强,解决问题自有一套办法的老普查员。四是聘用专职网格员。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经济普查工作与网格化服务相结合。充分利用网格员对所在辖区内人、地、组织等熟悉的优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五)创新培训方式,让“两员”熟练掌握普查技能。一是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确保培训学习不断档、不离线。线下培训可根据不同培训对象有针对地进行讲解;线上培训可在电子设备终端开展,“两员”可以根据各自业务需求,随时温习。二是注重培训操作性。采取课堂授课与模拟实操相结合的方法,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堂模拟试填或实地试填。三是进行培训考评。培训结束时,“两员”都要参加统一测试,确保“两员”合格上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