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全省幸福河湖建设交流会在我市召开
●2022(第十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在我市举行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苏永革深入基层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各级人大代表监督实施河湖长制工作推进会
●我市召开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会议暨8月河长日活动
●我市召开木兰溪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会
●我市三举措提升木兰溪治理理念干训实效
【幸福河湖】
全省幸福河湖建设交流会在我市召开
8月19日,福建省幸福河湖促进会、莆田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全省幸福河湖建设交流会。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总工程师、一级巡视员林泽新,省水利厅厅长刘琳,省幸福河湖促进会会长刘道崎,市委书记付朝阳,市长林旭阳,省幸福河湖促进会监事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谌庆福,河海大学副校长、木兰溪生态河湖研究院院长郑金海,省幸福河湖促进会专家委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张天明,省幸福河湖促进会专家委副主任委员、省人民政府参事李宝银,省水利厅副厅长余德贵,副市长吴健明出席并共同启动福建省幸福河湖建设。
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省幸福河湖促进会特约顾问袁启彤作书面致辞,对交流会召开表示祝贺,并表示,福建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号召,在全国率先成立福建省幸福河湖促进会,搭建起全社会共建“幸福河湖”的舞台。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聚焦当下河湖保护治理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广泛凝聚共识,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福建、幸福河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及水资源学家王浩在视频致辞中表示,福建正围绕“一河一网一平台”水利中心工作,全力推进八闽幸福河湖建设。此次幸福河湖建设交流会集结各方专家、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等,对幸福河湖建设进行更深入的研讨,必将更加有力促进新时代幸福河湖建设。
林泽新表示,幸福河湖是新时代中国河湖治理的新目标,也是新时代中国治水事业的新标志和新高度。各地市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河湖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八闽河湖生态修复保护中持续践行“幸福河”理念,更好地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创建更多更好更美的幸福河湖。
刘琳表示,建设幸福河湖,任重道远。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期的治水理念和成功经验,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续强化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幸福河湖促进会作用,共同打造人水和谐“幸福河湖”的“福建样本”。
刘道崎表示,省幸福河湖促进会在全国率先对幸福河湖进行系统解读,提出了“安全、健康、生态、美丽、和谐”五个方面内涵,在社会各界形成了共识。下一步,将继续加快完善组织构架,更好发挥专家学者“智库”作用,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全力打造造福于民的幸福河湖。
付朝阳表示,莆田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为指引,全面推进木兰溪综合治理,集成实施“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工程,以此带动提升我市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全国幸福河湖新标杆,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林旭阳主持交流会。李宝银、郑金海、吴健明以及福州市水利局局长张麒蛰先后作学术报告、经验交流。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省水利厅、省幸福河湖促进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地市、县(区)水利局(河长办),高校、企业、研究机构,部分地市幸福河湖促进会代表参加交流会。
当天,与会领导、嘉宾还前往延寿溪、木兰溪治理展示馆,现场观摩莆田幸福河湖建设情况,并召开福建省幸福河湖评价和建设研讨会、福建省幸福河湖促进会常务理事会议。
2022(第十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在我市举办
8月20-21日,由省幸福河湖促进会、省水利学会、河海大学主办,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木兰溪生态河湖研究院等承办的2022(第十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在我市举办。省幸福河湖促进会会长刘道崎,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副主任委员、福州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天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黄艳,省水利厅副厅长余德贵,河海大学副校长、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木兰溪生态河湖研究院院长郑金海,副市长吴健明等参加会议。
本次论坛以“数字孪生与智慧水利”为主题,聚焦我国水利信息化理论和技术发展,围绕数字孪生与智慧水利的实践经验和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与会代表针对数字孪生流域开展5个主旨报告、9个主题报告、6个交流报告,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并开展论坛征文评选活动。来自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河海大学等单位、科研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分别就面向数字孪生流域的空间智能系统、数字孪生水网建设与智慧应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关键技术探索与实践、数字孪生流域关键技术研究、数字孪生赋能智慧水利发展的应用与探讨等成果与参会人员分享、交流。
同时,与会领导、嘉宾还前往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木兰陂、木兰溪治理展示馆、东圳精神教育基地等地参观考察。
【人大助推】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苏永革深入基层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
8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苏永革带队先后前往城厢区、荔城区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金清、吴宗兴一同参加。
苏永革与市、区人大代表一道,实地察看了泗华溪、延寿西溪拱辰街道段、下厝河祥荣荔树湾段等河道治理情况,并围绕“助推河湖长制”主题,就如何推动解决涉河涉水问题,与代表们展开现场交流。他强调,城市内河治理是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我市幸福河湖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市广大代表和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化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让良好水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持续关注水环境治理工作,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继续督促落实河湖长制。要持续用好“人大代表活动日”载体,建立三级联动监督机制,提高代表下沉监督频率,常态化精准监督,开展“清单式”“挂图式”“示范式”监督,突出人大监督实效。广大代表要发挥来自群众、根植群众的优势,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幸福河湖建设,要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和集体智慧,为落实河湖长制建言献策。各级各部门要重视代表意见办理,推广应用泗华溪治理经验,明确问题整改责任主体,举一反三及时查缺补漏,推动河湖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我市水生态环境改善不反弹。
又讯,同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国萍带领视察调查组深入涵江区外度水库坝头、白沙镇宝阳村、庄边镇徐洋村等地,开展以“人大助推河湖长制”为主题的“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实地察看养殖场整改拆除情况,了解外度水库水源地保护及萩芦溪水源地保护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各级人大代表监督实施河湖长制工作推进会
8月24日,我市召开各级人大代表监督实施河湖长制工作推进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宗兴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各县区人大及湄洲岛、北岸管委会负责人,市、县区河长办负责同志等参加。
会议听取《莆田市各级人大代表监督实施河湖长制工作方案(试行)》具体内容解读,通报交流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工作开展情况,并部署下一步工作推进和落实重点任务和目标要求。
吴宗兴强调,要找准定位准确站位。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履行河湖长制工作的主体责任;人大常委会要及时建立工作专班,为代表监督实施河湖长制提供服务保障。要奋力作为狠抓落实。担任监督员的三级人大代表要择优选聘、加强培训;要积极参加“河长日”活动,通过日常巡河、组建河湖保护志愿者队伍等活动助力河湖长制的落实,对巡河中发现的重大情况要及时提出意见建议。要突出重点典型引领。要秉持“事成于谋、业精于勤、功成于细”,做到谋划在前、重点突出、重点突破,发挥重点整治河段的示范效应,不断总结提升好经验好做法。要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发挥代表优势,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主要成效和先进事迹,为推动我市河湖长制工作落地见效,促进美丽莆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又讯,18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印发《莆田市各级人大代表监督实施河湖长制工作方案(试行)》。
【河长吹哨】
我市召开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会议暨8月河长日活动
8月15日,受市长、市河长林旭阳委托,副市长、市副河长吴健明主持召开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会议暨8月河长日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宗兴,副市长、市副河长朱正扬,市政协副主席赵爱红出席。
会议指出,要提升紧迫感和责任感,落实人大、政协监督河湖长制工作、河长“三图”落实情况和今年河湖长制工作情况,通过加强监督来推动各级河长办敢作为、善作为、勇作为。人大代表要积极主动履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坚持开展日常巡河,加强督察,坚持“督”出实干。各级各部门要联勤联动聚合力,强化责任落实、监督执法,及时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推进问题整改,加快推动我市河湖长制工作提质增效。
我市召开木兰溪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会
8月29日,我市召开木兰溪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会。副市长、市副河长、木兰溪河长吴健明,市政协副主席黄华参加会议。
吴健明充分肯定了各单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他强调,要提升认识,加强领导。要高度重视相关项目建设工作,认识不足并加快补齐短板。要突出重点,提质增效。要围绕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序时落实到位。要主动服务,强化保障。要主动担当作为,统筹协调,落实要素保障。要强化管理,确保安全。要落实“防汛度汛不松懈、安全生产两不误”要求,在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确保工程、生产、资金和人员安全。要系统谋划,注重统筹。要在现有基础上充分挖掘一溪两岸现有资源,兼顾当前长远、系统整体谋划。要创新机制,积极筹资。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抢抓机遇,丰富投融资手段,多方位筹措资金保障项目有序推进。要加强督导,精准调度。要加强业务督促指导工作,定期跟踪和通报项目进展、存在问题和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确保工程按序时推进。
会上,相关单位负责人就项目推进工作作表态发言。
【部门联动】
我市三举措提升木兰溪治理理念干训实效
一是优化干训形式。举办省内外各级培训班及论坛12场、智库座谈会15场,覆盖学员467人次,形成《木兰溪水生态治理案例》等论文70多篇,打造水生态治理案例培训莆田品牌。二是深化干训内涵。整合全市25个干训现场教学点,将“廉政文化”“家风家规文化”“妈祖文化”等特色资源融入干训过程,形成一批具有“莆阳风味”的干训现场教学内容。三是提升干训实效。以木兰溪教育培训基地为载体持续讲好莆田故事,共承接来自省委党校、福州市委党校及新疆、吉林等省市千部培训班11期,培训学员869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